[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加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1658.3 | 申请日: | 2013-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1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乌云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1/10 | 分类号: | B05C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杨小蓉;杨林 |
地址: | 01011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加胶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乳制品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加胶机。
背景技术
在牛奶及各种饮料的生产过程中,大多会使用热熔胶粘贴吸管及封合外包装箱。目前采用的设备需要操作人员把固态的热熔胶(呈颗粒状,其形状为球状或片状,直径在12毫米以内,或为枕状,其大小不超过12×12毫米)加到胶箱里,固态热熔胶粒由胶箱的加热系统融化成液态,喷胶系统上的胶枪把液态胶喷到包装箱及包装盒上,完成粘贴吸管及外包装封合的工作。这样操作的缺点有:
1、由于人工加胶无法准确把握时间和加胶量,会导致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胶的温度低而融化不彻底,导致粘度达不到标准。
2、在生产过程中,当胶箱内的液位从高液位使用到低液位时,胶箱内壁残留的胶过热碳化严重,并且碳化产生的固体胶堵塞胶头及过滤网,导致设备故障。
3、操作人员不停补充固态胶粒到胶箱里,劳动强度大、不能实现生产线的全自动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加胶装置无法实现自动化操作,加胶效率低、生产强度大,容易堵塞胶头等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自动加胶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加胶机,包括储胶桶1、胶箱2、振荡器3、吸胶泵4、排气口5、输胶管6、液位传感器7以及压缩空气调节阀8;其中,
所述输胶管6的一端安装有吸胶泵4,该带有吸胶泵4的输胶管6一端安装在所述储胶桶1内,所述输胶管6的另一端则安装到所述胶箱2内;所述储胶桶1的侧面安装有压缩空气调节阀8,所述储胶桶1的内壁以及所述吸胶泵4上分别安装有所述振荡器3;所述胶箱2的胶盖上开有排气口5以及安装有液位传感器7。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有低液位开关,所述低液位开关位于所述胶箱2的中间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振荡器3采用震动气锤实现。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振荡器3采用费斯托气动元件中的气动虹吸泵实现。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液位传感器7采用欧姆龙E3S-CL1/CL2传感器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加胶机能够保证胶箱内的液态胶液位控制在胶箱的中间位置,避免胶箱壁上少量的胶长久暴露而碳化,避免胶头及过滤网的堵塞等问题,并能够保证加入的固态胶在使用之前充分的融化,可以避免出现胶的温度低而融化不彻底,粘度达到标准要求。
2、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加胶机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加胶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加胶机包括:储胶桶1、胶箱2、振荡器3、吸胶泵4、排气口5、输胶管6、液位传感器7以及压缩空气调节阀8;其中,所述输胶管6的一端安装有吸胶泵4,该带有吸胶泵4的输胶管6一端安装在所述储胶桶1内,所述输胶管6的另一端则安装到所述胶箱2内;所述储胶桶1的侧面安装有压缩空气调节阀8,所述储胶桶1的内壁以及所述吸胶泵4上分别安装有振荡器3;所述胶箱2的胶盖上开有排气口5以及安装有液位传感器7。
下面对自动加胶机中的各个部件做进一步的说明。
所述储胶桶1用于储存固态颗粒胶。
所述胶箱2为热熔设备,用于将固态颗粒胶热熔到半液态。
所述振荡器3用于对储胶桶1内的胶粒进行震荡,可以有效防止胶粒在传输过程中堵塞输送口,在本实施例中振荡器3可采用震动气锤实现。
所述吸胶泵4用于将储胶桶1中的固态颗粒胶吸到胶箱2中,在本实施例中可采用费斯托气动元件中的气动虹吸泵。
所述输胶管6用于实现胶粒的传输。
所述液位传感器7用于液面监测胶箱热熔胶液位层面,在本实施例中可采用欧姆龙E3S-CL1/CL2传感器。
所述压缩空气调节阀8用于调节应用的压缩空气气压。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加胶机还包括有低液位开关,所述低液位开关位于胶箱2的中间位置,当低液位开关对外发出信号,则证明胶箱2内已经缺少一半数量的液态胶,这种情况下急需填加固态胶粒以补充胶箱2。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加胶机的结构描述,下面对该自动加胶机的工作过程加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16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套牌车识别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车辆违章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