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交流LED封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1677.6 | 申请日: | 2013-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9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潘建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爱而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交流 led 封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LED日光灯,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压交流LED封装。
背景技术
现在LED颗粒大都工作在3-3.5V的低正向工作电压,大约20mA-350mA的正向工作电流。低电压条件下LED必须多串联实现较高的工作电压。同时产品需要提供恒流直流的工作环境。DC电压从220V市电转化而来,电压变换必须使用开关电源技术,电源效率普遍低于80%,且造成EMI干扰,且因为使用电解电容,电源寿命低,造成整灯工作寿命低于2-3万小时。且电源变换电路复杂,可靠性下降,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高压交流LED封装,提高LED的可靠性和整灯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压交流LED封装,包含LED模块和桥式整流电路。
LED模块包括若干LED芯片,各个LED芯片之间通过串联或并联方式连接,整体形成串并联结构。桥式整流电路包括二极管1、二极管2、二极管3和二极管4,二极管1和二极管2串联,且并联于LED模块两端,二极管3和二极管4串联,且并联于LED模块两端,形成桥式整流电路。
另一种高压交流LED封装,包含LED模块、电流可调模块和桥式整流电路。
LED模块的一端与电流可调模块串联,电流可调模块另一端与桥式整流电路并联。电流可调模块包括控制芯片,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并联于控制芯片。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任一为定值电阻或可变电阻。
本实用新型高压交流LED封装的特点是:
电气上使用20mA高压LED芯片,以多串少并的连接方式,由单个或者多个子集成单元构成一体化的发光二级管或者集成模组;物理上直接把LED芯片邦定在高效散热的陶瓷基座材料上,并具有单独的桥式整流电路和可选的恒流电路。
材料方面:
使用具有高效散热能力的低温共烧陶瓷基板。利用积层及多层线路联结技术,提供内埋孔与盲孔设计,完成复杂线路设计,在基座上预留线路,便于邦定和连接整流和恒流电路。陶瓷材料的低热膨胀系数,可应用于直接焊锡固晶,导热银柱设计提供优异散热性。
LED芯片上使用小电流高压LED芯片,减少芯片数量,实现小体积下的芯片邦定和线路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压交流LED封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芯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仅供说明具体结构,该结构的规模不受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LED封装包括:LED模块1和桥式整流电路2,以及可选择加载的电流可调模块3。
LED模块1包括4件LED芯片11(可选的尺寸如:50×50和45×45和38×38),其中各两件LED芯片串联成一组芯片组,该组串联的芯片组与另一组并联,整体形成串并联结构。电流可调模块3一端与LED模块1的一端串联。
桥式整流电路2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串联,且并联于LED模块1与电流可调模块3所成的串联电路两端,二极管3和二极管4串联,且并联于LED模块1与电流可调模块3所成的串联电路两端。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分别与市电连接的接线端AC1并联,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分别与市电连接的接线端AC2并联。
电流可调模块3包括控制芯片31和电阻R,电阻R并联于控制芯片31。本实施例所用控制芯片如图2所示,电阻R1为耐高压电阻,N1是高压N型DMOS管,耐压值可高达700V。Vin通过R1为N1提供了偏置,D1稳压二极管在N1的栅极电压高于D1击穿电压是开始工作,在加电瞬间对N1提供保护。N1工作后漏极电流流过R3,产生的电压通过偏置电阻R2作用于BJT双极型三极管Q1的基极。N1漏电流变大,R3压降加大,使Q1导通,Q1集电极电流上升,通过R1的电流加大,N1上的Vgs开始下降,阻止N1源流电流继续上升,最终稳定在电阻R3和Q1的基极导通电压共同决定的某个电流值,实现Vin电压从开启值到350V以上(最高可达700V)范围内的恒流输出。R3外并联的Radj可实现恒流值得调整。
芯片无须封装,直接绑定在LED封装的基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爱而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宁爱而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16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自动分析软件风险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用于显示电子文档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