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肠癌辅助治疗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2804.4 | 申请日: | 2013-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5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刘颖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颖克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苗强 |
地址: | 467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肠癌 辅助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疗器,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辅助治疗直肠癌的治疗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农副产品中的药物残留,染发剂、化妆品等均存在铬、镍、砷等致癌物质,肿瘤是人体正常细胞经过外界化学、物理因素演变而来,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无法执行其正常生理功能及作用。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是由直肠组织细胞发生恶变而形成。直肠癌为恶性肿瘤中比较难治的一种疾病,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目前的治疗方法,仍以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为主。
手术适应症狭窄,大多数直肠癌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已失去手术机会,另外,高龄、伴有其他疾病、也属于手术的禁忌。再者,手术后患者腹部留置粪袋以代替肛门的排便,给患者生活上带来诸多不便。手术加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法,患者5年中的生存率在50%以下;单纯的化疗方法,患者5年中的生存率更低。直肠癌的中草药治疗方法,治疗的适应范围广,中晚期、高龄、体弱,或伴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均可治疗。中草药制剂直接与病变部位接触,可充分发挥其药效,然而目前,在治疗直肠癌的过程尚未出现直肠癌辅助治疗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直肠癌辅助治疗器,该治疗器对人体无副作用,能够使治疗直肠癌的药物快速到达癌变部位,充分发挥其药效。
一种用于辅助治疗直肠癌的治疗器,包括导流管和包裹在导流管外侧的储药囊,所述导流管的末端从储药囊穿出,并且导流管的外壁与储药囊密封连接,导流管的前端设有加注口,所述的导流管由复合在一起的药物注射管和药物输送管和营养管组成;导流管的末端设有弯折段,营养管的营养液出口设置在弯折段上,弯折段内设置有弯折的金属丝支撑体。弯折段的管体长度为2~3厘米,通过固定圈定型。
有益效果
1、在本实用新型的直肠癌辅助治疗器,其结构简单,对人体无副作用,使用方便,使药物直接与病变部位接触,能充分发挥其药效,最大程度的发挥药物的药效和达到治疗的目的,减少患者疼痛,节省治疗费用。
2、本实用新型中的直肠癌辅助治疗器,可以将药物直接输送到癌变部位,将浓度相同的同种药物,分别采用直接口服法和利用本实用新型中治疗器进行药物治疗,对比结果发现利用本实用新型治疗器的治疗效果高于直接口服法,本实用新型中的治疗器,直接将药物送至癌变部位,防止药物药效降低、浓度降低,使药物更好的作用于癌变部位,达到治疗的目的;将药物送入储药囊内,通过储药囊壁的渗透作用使药物与癌变部位直接接触并长时间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营养管所输送营养,直肠可直接吸收,给病患提供辅助营养,提高病患体质,增强患者自身的抵抗力;本实用新型治疗器的储药囊中设有铅质定位环可以在仪器下确定治疗器的插入部位,使治疗器与癌变部位完全接触,更好的起到治疗直肠癌的作用。
3、本实用新型中的直肠癌辅助治疗器,导流管的末端设有弯折段,弯折段内设置有弯折的金属丝支撑体,弯折段内的金属丝支撑体可使直肠癌辅助治疗器更方便到达至直肠病变部位,并可防治直肠癌辅助治疗器在给药的过程中弯曲;弯折段的管体长度为2~3厘米,并采用固定圈固定在一起,可防止给药过程中排泄物或分泌物影响直肠癌辅助治疗器给药。
附图说明
图1为直肠癌辅助治疗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直肠癌辅助治疗器的俯视图;
图3为直肠癌辅助治疗器的弯折段示意图;
图中标记是: 1、药物注射管,2、营养管,3、药物输送管,4、储药囊,5、导流管,6、铅质定位环,7、出药孔,8、输出孔,9、营养液出口,10、金属丝支撑体,11、固定圈,12、弯折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用于辅助治疗直肠癌的治疗器,包括导流管5和包裹在导流管5外侧的储药囊4,所述导流管5的末端从储药囊4穿出,并且导流管5的外壁与储药囊4密封连接,导流管5的前端设有加注口;所述的导流管5由复合在一起的药物注射管1和药物输送管3和营养管2组成,药物输送管3的输出孔8设置在储药囊4内,出药孔7设置在距储药囊4上端部1~3cm处;导流管5的末端设有弯折段12,营养管2的营养液出口9设置在弯折段12上,弯折段12内设置有弯折的金属丝支撑体10。弯折段12的管体长度为2~3厘米,通过固定圈11定型。
所述的导流管5上,位于储药囊4内的部分设有铅质定位环6。
所述的导流管5,其外部设有硅胶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颖克,未经刘颖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28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