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包胶机压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3264.1 | 申请日: | 2013-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3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科建防腐保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00 | 分类号: | F16L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刘玲 |
地址: | 3016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胶机压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腐保温管道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包胶机压管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包胶机给管道外体包胶是防腐保温管道生产的重要环节。现有的包胶机,无压管装置,在生产直径较小管道或长度较短管道时,由于管道自身重量较轻,当包胶机的托辊向上托起管道进行包胶时,管道会无限制向上升起甚至摆动,致使托辊与管道接触不紧密,而托辊与管道接触不紧密会出现包胶不平整、包胶叠压、鼓包等瑕疵,直接影响包胶和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限制管道上升和摆动、保证托辊与管道接触紧密、有效防止出现包胶不平整、包胶叠压、鼓包等瑕疵、有效保证包胶和产品质量的包胶机压管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包胶机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支架、压管装置组成,支架固装于地面,压管装置安装于支架上,所述支架由立柱和支架横梁组成,支架横梁固装于立柱顶端,所述压管装置,由调整螺杆、调整螺母、活动横梁、导向块、压辊组成,调整螺杆上端通过调整螺母旋装于支架横梁上,调整螺杆下端通过调整螺母旋装于活动横梁上,导向块固装于活动横梁两端且滑装于支架两侧立柱内,压辊转动安装于活动横梁下部。
而且,所述立柱为两个,立柱上端分别与支架横梁两端向固装,立柱上纵向均制有滑槽。
而且,所述调整螺杆为两个。
而且,所述调整螺母为八个,分别旋装于两个调整螺杆上。
而且,所述导向块为两个,分别固装于活动横梁两端并滑装于立柱上的滑槽内。
而且,所述压辊为两个,并排安装于活动横梁中部底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包胶机压管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容易。
2.本包胶机压管装置设置有压管装置,可有效防止包胶时管道无限制抬升和摆动,有效防止出现包胶不平整、包胶叠压、鼓包等瑕疵,有效保证包胶和产品质量。
3.本包胶机压管装置设置的调整螺杆可在一定范围内随意调整,适用范围较广。
4.本包胶机压管装置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可有效防止出现包胶不平整、包胶叠压、鼓包等瑕疵、有效保证包胶和产品质量、适用范围较广等优点,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的包胶机压管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支架横梁、2-导向块、3-调整螺杆、4-调整螺母、5-压辊、6-管道、7-活动横梁、8-输送辊道、9-立柱、10-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包胶机压管装置,由支架、压管装置组成,支架固装于输送辊道8两侧的地面上,压管装置安装于支架上;支架由立柱9和支架横梁1组成,立柱为两个,其上纵向制有滑槽10;支架横梁固装于两立柱顶端;压管装置,由调整螺杆3、调整螺母4、活动横梁7、导向块2、压辊5组成,调整螺杆为两个,调整螺杆上端均通过调整螺母旋装于支架横梁上,调整螺杆下端均通过调整螺母旋装于活动横梁上,导向块为两个,分别固装于活动横梁两端且滑装于支架两侧立柱上的滑槽内,压辊为两个,并排转动安装于活动横梁下部。
调整螺母为八个,分别与两个调整螺杆相配合,旋装于螺杆上部支架横梁顶面和底面及螺杆下部活动横梁顶面和底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将两组包胶机压管装置分别安装于包胶机中频加热炉的前方和后方,转动调整螺母,螺杆即会上升或下降,使两组包胶机压辊装置的压辊与管道6保持适度间隙,这样,当包胶机的托辊向上抬起进行包胶时,即使因管道直径小、管道长度短自身重量较轻,在压辊装置的限制作用下,管道也不会出现无限制抬升和左右摆动,确保托辊与管道紧密接触,有效防止包胶出现包胶不平整、包胶叠压、鼓包等瑕疵,有效保证包胶和产品质量。当包胶的管道直径变化或因震动压辊与管道间隙变化时,通过转动调整螺母即可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科建防腐保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科建防腐保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32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