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光线调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3571.X | 申请日: | 2013-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7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松;倪亮亮;曹帅;樊沈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鸿维物联网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上海鸿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H05B3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胜康律师事务所 31263 | 代理人: | 张坚 |
地址: | 200333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室内 光线 调节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应用和室内光照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光线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全球的能耗有40%来自于建筑,而建筑中消耗的能量的约21%被照明设备所使用有20%是照明耗能。因此,为了应对倍受关注的地球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削减由照明设备消耗的能量在应对温室效应方面很重要。关于照明设备,目前处于从荧光灯照明向LED的照明进行转移的过渡期。与荧光灯不同的是,LED灯具具有即使短时间频繁进行开/关操作,寿命也不会缩短的特点,而且其光量的调整也更加容易。鉴于此,如果能够灵活运用上述的LED特点,细致地进行将照明熄灭、或降低光量的控制,能够期待实现照明设备中的耗能的降低。
但目前在对LED灯具的使用中,仍然遵循着传统白炽灯/荧光灯的控制方式,即人为通过机械开关控制灯具的启闭和光强。显然,这种传统室内照明控制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过渡期的现状,既操作麻烦,又浪费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结构上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光线调节系统,通过在室内和室外分别设置光传感器,实现引入自然光的策略控制,可以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节约一部分能源。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光线调节系统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光线调节系统,其包括室内的调光光源以及接入无线通讯网络的服务器和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光传感器、处理器、无线通讯模块、电动窗帘、显示模块;其中,该些光传感器均通过A/D转换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器,且其中一部分光传感器位于能够感知室外光强的室外位置,另一部分光传感器位于能够感知室内光强的室内位置;所述显示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通过继电器模块连接所述电动窗帘,以及通过调光器模块连接所述调光光源;所述无线通讯模块连接到所述处理器,并通过所述无线通讯网络连接所述服务器。
所述处理器通过RS485通讯模块连接所述A/D转换模块。
所述处理器为ARM9处理器。
所述调光光源为LED光源。
所述室内光线调节系统还包括连接所述处理器的模式切换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引入自然光的控制策略,使建筑物中周边的房间受控的引入自然光,以提供一部分所需照度,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节约一部分能源。该引入自然光的控制主要是通过电动窗帘和照明联动控制来实现的,当户外光照强度满足其室外照度设定值时(如天亮时),控制电动窗帘打开给居室内补充外部光源,若低于室外照度设定值时(如天黑时)则关闭电动窗帘,若户外光照强度过高超出室外照度设定值时(例如正午阳光太强烈),使房间未开启LED光源室内仍然超出室内照度设定值时,则适当的拉上电动窗帘以减少户外自然光入射量。与此同时,室内光传感器实时监测各室的亮度,若当电动窗帘完全打开或者所在房间不存在电动窗帘时,不能达到室内照度设定值时,按恒照度控制来维持室内的亮度需求。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上述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控制系统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参见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光线调节系统。该控制系统主要由感知部分、处理部分、执行部分以及网络部分四部分构成,包括接入无线通讯网络的服务器和移动终端,另外还包括若干光传感器、处理器、无线通讯模块、电动窗帘EC1、显示模块和调光光源。其中:
感知部分主要为多个光传感器,这些光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以及室外的光照强度。其中,一部分光传感器位于能够感知室外光强的室外位置,在本专利中称为室外光传感器LS2,室外光传感器LS2优选的应当布设在建筑物的外墙面上,以检测照射在建筑物外墙体上的光强,进而可以获得自然光通过窗户入射进入房间的光线强度。而另一部分光传感器位于能够感知室内光强的室内位置,在本专利中称为室内光传感器LS1,室内光传感器LS1应当布设在建筑物室内的各个房间内,以监控室内的光照强度。这些光传感器均通过A/D转换模块把检测到光照强度转换为数字量信号,并通过RS485通讯模块发送给数据处理部分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鸿维物联网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上海鸿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鸿维物联网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上海鸿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35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油防尘罩、车轴组件、汽车及挂车
- 下一篇:抗震动轴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