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夜间取用的防丢失手帕纸包装袋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3640.7 | 申请日: | 2013-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3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刘虎;王艳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洪 |
主分类号: | B65D85/16 | 分类号: | B65D85/16;B65D33/00;B65D3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041 安徽省阜阳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夜间 取用 丢失 手帕 纸包 装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帕纸的包装袋,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方便夜间取用的防丢失手帕纸包装袋。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纸手帕是一种新型的清洁纸,作用相当于传统的手帕,起擦拭作用,以柔软的纸制成,其主要成分为漂白木浆。纸手帕一般用于手部、面部等地清洁,要求质柔不破,能够较快地吸水且不分解成碎纸屑。纸手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方便,由于它的外型小,方便携带,成了家家户户爱用的生活用品。
人们常常随手将手帕纸放入口袋内,手帕纸往往会顺着口袋掉落;特别在夜间时,由于手帕纸包装袋不能发光,使得人们往往不知道手帕纸放在何处,而在离开时却常常忘记携带;如此便造成在人们急需使用手帕纸时,而随身携带的手帕纸却已经丢失。而且,现有的手帕纸包装袋不能发光,这给人们夜间取用手帕纸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这些技术上的不足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因此以上问题急需解决。
经检索,中国专利号:ZL02232120.9,授权公告日为:2003年6月11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手帕纸包装袋,该手帕纸包装袋由外表面和内侧面构成,外表面与内侧面的边侧接合形成袋体,在内侧面的居中断开形成两边各一个袋体,断开处的两边分别为两个袋体的袋口,在内侧面断开处的边沿开有缺口,使得袋中的手帕纸露于缺口中,可方便地从外到内按顺序取出使用。其不足之处是,手帕纸往往会放在口袋里,而放在口袋内的手帕纸往往会顺着口袋掉落;且该手帕纸包装袋不能发光,给人们在夜间取用手帕纸包带来了不便。所以该申请案并没有解决手帕纸易丢失和不方便夜间取用的不足。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者随身携带的手帕纸容易丢失和不方便夜间取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方便夜间取用的防丢失手帕纸包装袋,以解决以上不足,结构简单,方便使用。
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便夜间取用的防丢失手帕纸包装袋,包括包装袋本体、撕页、夹子和支撑板,该撕页设置在包装袋本体正侧,所述的包装袋本体背侧固连有支撑板,夹子内臂与支撑板相固连,所述的包装袋本体背侧通过细线连接有挂钩,所述的撕页上设置有一层荧光层,且夹子外臂外部包覆有一层荧光层。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板的宽度小于包装袋本体背侧的宽度,支撑板的长度大于夹子内臂的长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板的宽度为3~7cm,长度为5~9cm,所述的夹子内臂的长度为3~5cm。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板为塑料板或硬纸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夹子的材质为不锈钢、铝合金或塑料。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挂钩通过细线与支撑板上的夹子相连,且挂钩外部包覆有一层荧光层。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便夜间取用的防丢失手帕纸包装袋,由于手帕纸包装袋上设置有夹子,使用者可将手帕纸通过夹子夹在口袋或裤袢上,方便使用者在手上带有污垢时取用手帕纸;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便夜间取用的防丢失手帕纸包装袋,由于包装袋本体背侧与支撑板相固连,可有效地保持手帕纸的形状,防止手帕纸因挤压变形而影响使用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便夜间取用的防丢失手帕纸包装袋,包装袋本体背侧通过细线连接有挂钩,将挂钩挂在裤袢上,可防止手帕纸丢失;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便夜间取用的防丢失手帕纸包装袋,由于撕页上设置有一层荧光层,且夹子外臂外部包覆有一层荧光层,为人们在夜间取用手帕纸提供方便,也防止手帕纸在夜间丢失;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便夜间取用的防丢失手帕纸包装袋,结构简单,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袋本体背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袋本体正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子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1、包装袋本体正侧;12、包装袋本体背侧;21、夹子外臂;22、夹子内臂;3、撕页;4、支撑板;5、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洪,未经刘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36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品
- 下一篇:结合体、缓冲器及缓冲器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