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竖井溢洪道环型薄壁堰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4127.X | 申请日: | 2013-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7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姜忠见;汤暘;郎玲芳;赵琳;黄维;符晓;徐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竖井 溢洪道 薄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竖井溢洪道环型薄壁堰首结构,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
背景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当挡水建筑物采用当地材料坝时,通常采用岸边溢洪道泄洪,当泄水建筑物泄洪规模较小,且两岸山体布置岸边溢洪道存在山脊单薄、岩体风化深、开挖量大等不利地形、地质条件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往往采用开敞式竖井溢洪道形式泄洪。竖井溢洪道一般由井口开挖段、进口隔墩、溢流堰、竖井、消能井、退水隧洞、泄槽、出水渠及消力池等组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的竖井溢洪道环型薄壁堰首结构,以使溢洪道具有泄流能力大、水流流态好、安全可靠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竖井溢洪道环型薄壁堰首结构,其特征在于:环型薄壁堰首结构基础为悬臂底座,悬臂底座上设置环型薄壁井筒,环型薄壁井筒堰顶采用环型进流结构;环型进流结构包括n个均匀设置于环型薄壁井筒顶部的隔墩,以及由隔墩分隔形成的n个溢流表孔,n取4~6。
所述悬臂底座为外方内圆形状。
所述环型薄壁井筒外侧坡直立,内侧坡采用减缩形式,坡比一般5~6:1。
溢流表孔堰顶与外侧坡以圆弧连接,堰顶高程同正常蓄水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进口采用环型进流结构,环型进流结构包括隔墩和溢流表孔,即堰顶设置4~6个隔墩,分隔成4~6个溢流表孔,堰顶采用半径圆弧与外侧井壁连接,模型试验表明,该结构有效避免了水流直接冲击井筒边壁,具有泄流能力大、水流平顺,水流流态好等特点;避免水流直接冲击竖井边壁,防止形成旋流结构,防止结构产生振动破坏
2、本实用新型中环型薄壁井筒外侧坡直立,内侧采用减缩形式,坡比一般5~6:1,进一步调整了水流流态;
3、本实用新型中环型薄壁堰首基础采用悬臂底座结构,可满足堰首结构稳定、应力满足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平面布置图。
图2为实施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竖井溢洪道环型薄壁堰首结构,为钢筋混凝土薄壁结构,该结构基础为悬臂底座4,悬臂底座4上设置环型薄壁井筒3,环型薄壁井筒3堰顶采用环型进流结构。其中环型进流结构包括隔墩1和溢流表孔2,即堰顶设置6个隔墩1,分隔成6个溢流表孔2,对称布置,堰顶堰宽一般1.5m,内径通过泄流能力计算及模型试验综合确定,溢流表孔堰顶与外侧坡以半径0.5m圆弧连接,堰顶高程同正常蓄水位,不设闸门自由溢流。环型薄壁井筒3外侧坡直立,内侧坡采用减缩形式,用于调整水流流态,坡比一般5~6:1,环型薄壁井筒3高度根据基础开挖高程和模型试验综合确定。悬臂底座4结构为外方内圆形状,悬臂长2~3m,高3~4m,可确保堰首安全稳定。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41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体触控式井盖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内管可拆卸的双壁钻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