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听诊器耳罩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5097.4 | 申请日: | 2013-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0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吕晓菊;曲俊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7/02 | 分类号: | A61B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黄幼陵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听诊器 耳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听诊器耳罩。
背景技术
传统的听诊器是通过听音管上的弹簧片的收缩力使听头与使用者的外耳道接触达到隔音目的,这会对耳道产生较大的压力,由于耳道的皮肤比较敏感,因而使用者在使用时感觉耳朵比较疼痛,不适于连续使用;此外,传统的听诊器的听头处不易与耳道紧密结合,不能有效隔断外界声音,从而会影响医生诊断的正确性。
CN 201939374U公开了一种耳罩式听诊器,在听头后方的听音管上设有一对耳挡罩,耳挡罩中部设一通孔,耳挡罩与听音管之间通过螺纹相连。该耳罩式听诊器可降低外部噪音对听诊过程的影响,也提高了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但缺点是需改变现有听诊器的结构,在其上增加螺纹连接段。
CN 201275084Y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听诊器耳罩,该耳罩呈碟状,碟状耳罩的中心部位设有与听头相匹配的凹陷孔。使用时,直接将听诊器的听头卡在碟状耳罩的凹陷孔内,无其他固定措施,听头与该耳罩之间的稳定性存在问题;另一方面,现有的听诊器种类繁多,各厂商生产的各种型号的听诊器的听头的形状、大小均有差异,这会导致该耳罩的通用性也存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听诊器耳罩,该耳罩不仅能减缓听诊器听头施加给耳道的压力、有效隔断外界噪音,而且通用性强,使用时无需改变现有听诊器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听诊器耳罩,包括一对罩体和一对弹性材料制作的锥形塞,所述罩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锥形塞匹配的锥形孔,所述锥形塞上设置有安装听诊器导音管的中心孔以及与中心孔相连通的槽口。使用时,锥形塞安装在罩体的锥形孔内,听诊器导音管靠近听头的部段位于锥形塞的中心孔内,听诊器的听头位于罩体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所述听诊器耳罩,其罩体上的锥形孔的小孔径一端位于罩体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所述听诊器耳罩,其罩体的大小以能够完全罩住使用者的耳廓为限,可以采用各种形状,优选与人体耳廓相似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听诊器耳罩,可通过罩体将本来施加于外耳道的压力分散在耳廓及其周围,增加了使用者使用时的舒适度,更适合连续使用。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听诊器耳罩不改变现有听诊器的结构,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听诊器,使用方便、通用性强,容易投入市场。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听诊器耳罩在使用时通过锥形塞将听诊器的导音管固定在罩体上,稳定性好,并且可根据使用者的习惯调整罩体与听头之间的距离。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听诊器耳罩,能够将整个耳朵与外界隔离,减缓外界声音对听诊过程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听诊器耳罩的使用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听诊器耳罩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听诊器耳罩锥形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中,1—罩体、11—锥形孔、2—锥形塞、21—槽口、22—中心孔、3—导音管、4—听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听诊器耳罩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中,听诊器耳罩如图1所示,由一对罩体1和一对橡胶制作的锥形塞2组成,所述罩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锥形塞匹配的锥形孔11(见图2),所述锥形塞2上设置有安装听诊器导音管的中心孔22以及与中心孔相连通的槽口21(见图3、图4)。
本实施例所述听诊器耳罩的使用方式见图1,使用时,将听诊器的听头4由锥形孔11穿入罩体1的内侧,然后将听诊器的导音管3由锥形塞的槽口21嵌入其中心孔22内,使锥形塞2包裹住导音管3的合适部位,并将锥形塞插入罩体的锥形孔11中,即实现导音管在罩体上的固定,佩戴时将听诊器的听头与使用者的外耳道接触,并使罩体1罩住使用者的耳廓,罩体将本来施加于外耳道的压力分散在耳廓及其周围,从而可增加使用者使用时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可根据临床需要,设计和制造权利要求所限定的多种结构的听诊器耳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50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透贴和投影成像膜在投影中的应用
- 下一篇:微型观赏红叶石楠叶片离体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