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蒸汽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5300.8 | 申请日: | 2013-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4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卜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锅炉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16 | 分类号: | F22B1/1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1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蒸汽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蒸汽发生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蒸汽发生器内的蒸发油管与管箱之间一体结构,整体较笨重,更换起来非常的不便;并且传统的蒸汽发生器中伸入罐体的筒圈长度较长,使得罐体与筒圈之间形成的颈部在水气交替时引起蒸发油管破裂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卧式蒸汽发生器,便于蒸汽发生器使用以及整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卧式蒸汽发生器,包括呈横向设置的罐体,所述的罐体内设置有用于蒸发的蒸发油管,所述的罐体的封头上设置有筒圈,所述的筒圈一端处于罐体的内腔中,另一端处于罐体外,所述位于罐体外的筒圈通过法兰连接有管箱,所述位于罐体内的蒸发油管穿过筒圈内腔与管箱连接形成管路连通,所述的管箱与蒸发油管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的伸入罐体的筒圈的长度为50~150mm。
进一步的,所述的筒圈与罐体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用于提高连接稳定性的补强圈。
进一步的,所述位于罐体的内侧上方设置有汽水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管箱与蒸发油管设置成可拆卸结构,使得蒸汽发生器便于维修,更换方便,并且缩短了筒圈伸入罐体内的部分长度,避免罐体内颈部汽水交替引起油管破裂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罐体,2、蒸发油管,3、管箱,4、筒圈,5、汽水分离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卧式蒸汽发生器,包括呈横向设置的罐体1,罐体1内设置有用于蒸发的蒸发油管2,罐体1的封头上设置有筒圈4,筒圈4一端处于罐体1的内腔中,另一端处于罐体1外,位于罐体1外的筒圈4通过法兰连接有管箱3,位于罐体1内的蒸发油管2穿过筒圈4内腔与管箱3连接形成管路连通,管箱3与蒸发油管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伸入罐体1的筒圈4的长度为50~150mm。蒸发油管2位于筒圈4的内。管箱3上设置进油口和出油口,进油口进油后,热油在蒸发油管2内流走,从而对罐体1内的水进行加热蒸发,最后这些热油再从管箱3的出油口排。管箱3用于隔离进出油回路及装设进出油管座。
筒圈4与罐体1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用于提高连接稳定性的补强圈,这样便可以使管箱3和筒圈4稳定的固定在罐体1上。
位于罐体1的内侧上方设置有汽水分离装置5。这样便可以将罐体1的蒸汽分离出来。
将管箱3与蒸发油管2设置成可拆卸结构,使得蒸汽发生器便于维修,更换方便,并且缩短了筒圈4伸入罐体1内的部分长度,避免罐体1内颈部水气交替引起油管破裂的现象发生。
蒸发油管2为伸缩管,可自由膨胀,这样便可以在一定单位的时间内在罐体1内产生更多的水汽,并且本实用新型中的蒸发油管2相对传统的油管直径要小,直径为20~50mm,这样单位面积为可以布置更多的蒸发油管2,提高蒸发效果。
此筒圈4内进入的蒸发油管2会使其周围的水快速蒸发,如筒体太长,蒸汽不易流出,就会产生小筒圈4处水、汽交替包围油管的现象,从而引起油管因局部热胀冷缩频繁而破裂,控制此长度,就可以避免上述现象产生。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锅炉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锅炉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53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邻苯醌亚胺镍配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装饰吊扇玻璃灯罩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