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折弯、校正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5980.3 | 申请日: | 2013-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2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微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冯智文 |
地址: | 214072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 折弯 校正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装置,尤其是一次折弯、校正机构。
背景技术
模具的大小对生产出来的产品精度、模具的装配累积精度都有很大的影响,模具越小、结构越经凑,对生产出来的产品精度、模具的装配累积误差就越小。
现有技术中,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
所述上模组件的结构为:包括上模座101,所述上模座101底部安装有上模垫板102,所述上模垫板102底部安装有凸模固定板104,所述凸模固定板104上固定有凸模103,所述凸模固定板104的底部还安装有卸料垫板105和卸料板106,所述凸模103分别穿过卸料垫板105和卸料板106;
所述下模组件的结构为:包括下模座111,所述下模座111上安装有凹模垫板110,所述凹模垫板110上安装有凹模固定板109,所述凹模固定板109上安装凹模108;
位于凸模103与凹模108之间形成折弯口。
实际工作过程中,折弯凸模103在冲床的作用下向下折弯,当下降到一定深度时与折弯凹模108配合作用将产品107折成90°弯。产品在模具中一次折90°弯时,由于任何金属材料都存在弯曲反弹性,折弯后产品角度往往大于90°,难达到产品所设计要求的角度尺寸。为了减小反弹量往往减小凸、凹模间的间隙,如所加工的料带厚度为0.5mm,则凸、凹模之间的间隙采用0.47mm-0.48mm,这样就会使产品在折弯过程中产生严重表面擦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折弯过程会对产品表面擦伤,影响产品加工质量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一次折弯、校正机构,从而保证折弯角度,有效减少产品表面的擦伤,保证产品加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一次折弯、校正机构,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
所述上模组件的结构为:包括上模座,所述上模座底部安装有上模垫板,所述上模垫板底部安装有凸模固定板,所述凸模固定板上固定有凸模,所述凸模固定板的底部还安装有卸料垫板和卸料板,所述凸模分别穿过卸料垫板和卸料板;
所述下模组件的结构为: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安装有凹模垫板,所述凹模垫板上安装有凹模固定板,所述凹模固定板上安装凹模;
位于凸模与凹模之间形成折弯口;
所述凸模通过转轴安装于凸模固定板上,所述凸模底部一侧设置有斜面;位于下模座上通过螺钉安装有斜锲,所述斜锲上部固定有调整块,所述调整块顶部设置有与凸模斜面配合抵接的第二斜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斜锲的一端通过调节螺栓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制作与安装方便,通过可旋转的凸模与调整块之间的配合,在其完成折弯后可同时进行折弯调整、保证一次折弯到位,有效的减少产品表面折弯擦伤,保证产品加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采用折弯与校正一体化设计,在同一模具结构上完成,减小模具的有效工位数量,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降低折弯的表面擦伤。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折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01、上模座;102、上模垫板;103、凸模;104、凸模固定板;105、卸料垫板;106、卸料板;107、产品;108、凹模;109、凹模固定板;110、凹模垫板;111、下模座;12、调整块;13、斜锲;14、螺钉;15、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次折弯、校正机构,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
上模组件的结构为:包括上模座101,上模座101底部安装有上模垫板102,上模垫板102底部安装有凸模固定板104,凸模固定板104上固定有凸模103,凸模固定板104的底部还安装有卸料垫板105和卸料板106,凸模103分别穿过卸料垫板105和卸料板106;
下模组件的结构为:包括下模座111,下模座111上安装有凹模垫板110,凹模垫板110上安装有凹模固定板109,凹模固定板109上安装凹模108;
位于凸模103与凹模108之间形成折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微研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微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59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料带纵向送料切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带球形接触面的温度计感温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