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鳗鱼宰杀工作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6114.6 | 申请日: | 2013-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3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班伟;程乃荣;曹红军;卞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林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2C25/06 | 分类号: | A22C2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鳗鱼 宰杀 工作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鳗鱼宰杀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在鳗鱼的加工过程中,每天需要宰杀处理的鳗鱼数量较多,而鳗鱼在宰杀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和废料,这些污水核废料及难清理,会给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极大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收集废料的鳗鱼宰杀工作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鳗鱼宰杀工作台,包括矩形工作台本体,工作台本体表面上设置有呈矩阵排列的四个宰杀台和废料回收装置,废料回收装置包括设置在工作台本体表面四周的过水槽和工作台中间的出水槽,出水槽端部设置有出料口。
优选的,每个宰杀台靠近工作台外端部位置均设置有废料落口。
优选的,横向相邻的两个宰杀台间设置有均设置有一个落鱼口。
优选的,工作台本体上设置有四个喷淋头,分别朝向四个宰杀台。
优选的,工作台本体底部设置有置框横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一种鳗鱼宰杀台,能够在宰杀鳗鱼的同时自动清理台面上的污水和废料,宰杀鳗鱼时,将接废料框置于废料落口下部的置框横梁上,将接鱼框置于落鱼口下部的置框横梁上,在进行宰杀鳗鱼时,将产生的废料从废料落口直接落入接废料框内,不需要另外收集废料,宰杀鳗鱼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直接从过水槽和出水槽排放到污水回收筒或地 下水道内,将宰杀好的鳗鱼从落鱼口直接进入到接鱼框内,整个操作过程中,宰杀的鳗鱼和产生的污水及废料均在操作台范围内部完成,不会将污水和废料落入到地面上,对工作环境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鳗鱼宰杀工作台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鳗鱼宰杀工作台的主视图,
其中,1、工作台本体,2、宰杀台,3、过水槽,4、出水槽,5、废料落口,6、落鱼口,7、喷淋头,8、置框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结构进行说明,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鳗鱼宰杀工作台,包括矩形工作台本体1,工作台本体1表面上设置有呈矩阵排列的四个宰杀台2和废料回收装置,废料回收装置包括设置在工作台本体1表面四周的过水槽3和工作台中间的出水槽4,每个宰杀2台靠近工作台外端部位置均设置有废料落口5,横向相邻的两个宰杀台2间设置有均设置有一个落鱼口6,工作台本体1上设置有四个喷淋头7,分别朝向四个宰杀台2,工作台本体1底部设置有置框横梁8。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一种鳗鱼宰杀台,能够在宰杀鳗鱼的同时自动清理台面上的污水和废料,宰杀鳗鱼时,将接废料框置于废料落口下部的置框横梁上,将接鱼框置于落鱼口下部的置框横梁上,在进行宰杀鳗鱼时,将产生的废料从废料落口直接落入接废料框内,不需要另外收集废料,宰杀鳗鱼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直接从过水槽和出水槽排放到污水回收筒或地 下水道内,将宰杀好的鳗鱼从落鱼口直接进入到接鱼框内,整个操作过程中,宰杀的鳗鱼和产生的污水及废料均在操作台范围内部完成,不会将污水和废料落入到地面上,对工作环境造成污染。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鳗鱼宰杀工作台,能够实现在宰杀鳗鱼的同时自动收集产生的污水和废料,使得产生的污水和废料不会落入到地面上,保证了工作环境的洁净。
上述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林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林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61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