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实现多点温度采集的变电站温度采集基站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6269.X | 申请日: | 2013-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4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吴泽君;陈福远;陈永建;霍文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卓维网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3/00 | 分类号: | G01K13/0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志强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多点 温度 采集 变电站 基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度采集设备,具体是指一种可实现多点温度采集的变电站温度采集基站。
背景技术
温度作为一个重要的物理量,是工业生产最普遍、最重要的工艺参数之一。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对温度测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测量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对温度的监测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随着城网、农网改造的进行及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推广,无人值班变电站越来越多。目前的无人值班变电站一般对一次设备的重要部位,如刀闸触点、母线接头的温度的自动实时监测至今还没有完全实现,一些500KV变电站利用一些红外线装置监测,但是只能是少量触点,无法真正形成系统监测,依然要靠人工去测量:定期派人到现场用红外线或激光测温仪远距离测量,但这一仪器的价格也十分贵,一般一台在几万到十几万元不等;或者是人工观察、贴片观察等,但这些都不能做到实时监测、实时报警、及时处理。尤其刀闸、母线连接点分布在不同的地方,而且都是高压部件,更给发热的监视带来困难。单独靠人工巡检,无法杜绝此种事故隐患,特别是开关柜内设备,现有常用的红外测温方式还无法监测,成为高压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盲区。因此,要真正实现变电站的无人值班,提高供电可靠性,这一问题必须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实现多点温度采集的变电站温度采集基站,其可实现多点温度采集,且转换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同时结合上位机程序,组成的整体系统可以实现对温度的实时监测、远程传输和报警等功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实现多点温度采集的变电站温度采集基站,所述采集基站包括微控制单元、供电电路及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单元双向通讯连接的无线射频电路,其用于接收温度传感器无线信号;接口电路,其用于将所接收温度数据传送至上位机;存储器,其用于保存所采集变电站温度数据,其中所述微控制单元采用PIC18F4585单片机。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电路采用MAX1534电源芯片,所述无线射频电路采用nRF24L01无线收发器芯片,所述存储器采用AT45DB021B存储器芯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与所述无线射频电路连接的有一增益天线,其用于提高无线信号接收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有: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实现多点温度采集的变电站温度采集基站,可以实现多点温度采集,其转换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同时结合上位机程序,组成的整体系统可以实现对温度的实时监测、远程传输和报警等功能。针对电力系统中温度监测测量点多、环境复杂、布线分散、现场离监控室远等现实问题,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防止各种因素造成的监测偏差;减少监测环境复杂、测量点多、信号传输距离远及各种干扰的影响,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具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实现多点温度采集的变电站温度采集基站,其包括微控制单元1、供电电路2及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单元1双向通讯连接的、用于接收温度传感器无线信号的无线射频电路3、用于将所接收温度数据传送至上位机的接口电路4、用于保存所采集变电站温度数据的存储器5,在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多点温度采集,其转换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同时结合上位机程序,组成的整体系统可以实现对温度的实时监测、远程传输和报警等功能。
具体的,微控制单元1选用PIC18F458单片机。PIC18F4585是美国微芯科技公司(Microchip Technology)推出的一款控制器局域网(CAN)PIC闪存单片机,其配备48K字节或64K字节增强型快闪程序存储设备,增强型闪存技术支持自编程功能,允许单片机在嵌置到电路板上后进行编程,为设计人员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灵活性。
供电电路2的设计采用MAX1534电源芯片。MAX1534 buck稳压器采用峰值电流受限的脉冲频率调制(PFM)结构,轻载时可获得很高转换效率,有利于延长电池寿命。
无线射频电路3则采用nRF24L01无线收发器芯片。nRF24L01是一款工作在2.4~2.5GHz世界通用ISM频段的单片无线收发器芯片,其具有极低的电流消耗,当工作在发射模式下发射功率为-6dBm时电流消耗为9mA,接收模式时为12.3mA,处于掉电模式和待机模式时电流消耗更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卓维网络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卓维网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62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桥壳残余应力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小管廊用电磁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