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测海洋水产品腹泻性毒素的细胞阻抗传感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7600.X | 申请日: | 2013-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1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苏凯麒;胡宁;王琴;邹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02 | 分类号: | G01N2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周烽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海洋 水产品 腹泻 毒素 细胞 阻抗 传感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洋水产品腹泻性毒素的检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检测海洋水产品腹泻性毒素的细胞阻抗传感器装置。
背景技术
海洋水产品腹泻性毒素是贝类从浮游藻类中聚集的有害有机物质存于体内蓄积而成,是一类毒性很强的非蛋白毒素,食用后能使人中毒,甚至死亡。目前国内海洋水产品腹泻性毒素检测方法通常使用定性或半定量的小鼠生物检测法,而该方法检测灵敏度不高,不能确定样品中毒素结构,操作繁琐费时而难以推广。细胞阻抗传感器通过检测阻抗大小计算出细胞指数来表征细胞贴附、形态变化以及细胞数量。而目前也未见文献报道使用细胞阻抗传感器检测海洋水产品腹泻性毒素的装置。基于细胞阻抗传感器检测海洋水产品腹泻性毒素的新装置将凭借其细胞无损、快速现场实时监测等优势,有望在海洋水产品腹泻性毒素检测领域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检测海洋水产品腹泻性毒素的细胞阻抗传感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细胞阻抗传感器检测装置,它包括:环境室、芯片安装台、单片机、温度传感器、细胞阻抗传感器芯片和加热器;其中,所述环境室由环境室底座、第一环境室定位扣、第二环境室定位扣和环境室顶盖组成;环境室顶盖通过第一环境室定位扣和第二环境室定位扣固定在环境室底座上,形成一个密闭环境;芯片安装台、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均固定在环境室内;芯片安装台由芯片安装台盖定位扣、芯片安装台盖、芯片安装台盖旋转轴和芯片安装台底座组成,芯片安装台底座焊接在环境室底座上,芯片安装台盖通过芯片安装台盖旋转轴连接在芯片安装台底座上,芯片安装台盖将细胞阻抗传感器芯片按压固定在芯片安装台底座上,再由芯片安装台盖定位扣扣住;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器焊接固定在环境室底座上,细胞阻抗传感器芯片由细胞阻抗传感器芯片电路板和通过金丝焊接固定在细胞阻抗传感器芯片电路板上的多个细胞阻抗传感器芯片叉指电极组成,温度传感器、加热器和细胞阻抗传感器芯片均与单片机相连。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测海洋水产品腹泻性毒素的细胞阻抗传感器装置,实现了海洋水产品腹泻性毒素的半定量检测,具有高通量,灵敏度高和重复性好等特点,可广泛用于海洋水产品腹泻性毒素检测的相关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细胞阻抗传感器装置整体结构图;
图2是细胞阻抗传感器芯片结构图;
图中:环境室底座1、第一环境室定位扣2、温度传感器3、芯片安装台盖定位扣4、细胞阻抗传感器芯片5、芯片安装台盖6、环境室顶盖7、芯片安装台盖旋转轴8、芯片安装台底座9、加热器10、第二环境室定位扣11、细胞阻抗传感器芯片电路板12、细胞阻抗传感器芯片叉指电极13、单片机1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但并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细胞阻抗传感器检测装置,包括:环境室、芯片安装台、单片机14、温度传感器3、细胞阻抗传感器芯片5、加热器10。其中,环境室由环境室底座1、第一环境室定位扣2、第二环境室定位扣11和环境室顶盖7组成,环境室顶盖7通过第一环境室定位扣2和第二环境室定位扣11固定在环境室底座1上,形成一个密闭环境。芯片安装台、加热器10和温度传感器3均固定在环境室内。芯片安装台由芯片安装台盖定位扣4、芯片安装台盖6、芯片安装台盖旋转轴8和芯片安装台底座9组成,芯片安装台底座9焊接在环境室底座1上,芯片安装台盖6通过芯片安装台盖旋转轴8连接在芯片安装台底座9上,芯片安装台盖6将细胞阻抗传感器芯片5按压固定在芯片安装台底座9上,再由芯片安装台盖定位扣4扣住。温度传感器3和加热器10焊接固定在环境室底座1上。细胞阻抗传感器芯片5由细胞阻抗传感器芯片电路板12和通过金丝焊接固定在细胞阻抗传感器芯片电路板12上的多个细胞阻抗传感器芯片叉指电极13组成。温度传感器3、加热器10和细胞阻抗传感器芯片均与单片机14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76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