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尿可控的防渗漏膀胱造瘘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8363.9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4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赵远思;孙仁光;史桂群;姜妮妮;刘俊峰;杨翠翠;吴志远;吴永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远思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即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尿 可控 渗漏 膀胱 瘘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膀胱造瘘术后防止发生造瘘口尿液渗漏等并发症的专用造瘘管。
背景技术
目前,膀胱造瘘术后常常出现造瘘口尿液渗漏,造瘘口周围红肿发炎,不能自主排尿,膀胱挛缩等并发症,给病人造成肉体痛苦及精神上的巨大压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膀胱造瘘术后容易发生造瘘口尿液渗漏等并发症的问题,设计一种排尿可控的防渗漏膀胱造瘘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排尿可控的防渗漏膀胱造瘘管,其特殊之处是:体内端的端头为盲端,开有侧孔,大气囊与次管道A相通,小气囊与次管道B相通,次管道A、次管道B分别沿主管道的内壁引出于主管道外口的两侧,次管道A、次管道B分别接单向阀A、单向阀B,在小气囊与单向阀A、单向阀B根部之间套有锁扣。
使用时,先根据病人腹壁厚度选择大气囊、小气囊间距合适的本实用新型,将体内端插入膀胱内,先由单向阀A注气或生理盐水沿次管道A充盈大气囊,外牵主管道,再由单向阀B注气或生理盐水沿次管道B充盈小气囊,使两气囊正好卡压在膀胱造瘘口的内外两侧,通过两气囊充盈大小来调整卡压的松紧度,以不漏尿和病人能耐受为度,并且不需接尿袋,由锁扣控制排尿,有尿意即解开锁扣,尿液即自行排出,排净后则关闭锁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一种排尿可控的防渗漏膀胱造瘘管,使用该造瘘管可有效防止膀胱造瘘术后造瘘口处漏尿、造瘘口红肿发炎、不能自主排尿、膀胱挛缩等并发症,使病人洁净卫生无异味,从而获得自主排尿的感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纵向剖面图。
在图中,1、侧孔,2、大气囊,3、小气囊,4、次管道A,5、次管道B,6、单向阀A,7、单向阀B,8、主管道,9、锁扣,10、体内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体内端(10)的端头为盲端,开有侧孔(1),大气囊(2)与次管道A(4)相通,小气囊(3)与次管道B(5)相通,次管道A(4)、次管道B(5)分别沿主管道(8)的内壁引出于主管道(8)外口的两侧,分别接单向阀A(6)、单向阀B(7),在小气囊(3)与单向阀A(6)、单向阀B(7)根部之间套有锁扣(9)。
使用时,先根据病人腹壁厚度选择大气囊(2)、小气囊(3)间距合适的本实用新型,将体内端(10)插入膀胱内,先由单向阀A(6)注气或生理盐水沿次管道A(4)充盈大气囊(2),外牵主管道(8),再由单向阀B(7)注气或生理盐水沿次管道B(5)充盈小气囊3,使两气囊正好卡压在膀胱造瘘口的内外两侧,通过两气囊充盈大小来调整卡压的松紧度,以不漏尿和病人能耐受为度,并且不需接尿袋,由锁扣(9)控制排尿,有尿意即解开锁扣(9),尿液即自行排出,排净后则关闭锁扣(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远思,未经赵远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83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