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用支承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9763.1 | 申请日: | 2013-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8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马金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豪企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5/02 | 分类号: | E04G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九星村虹莘路2079号胶合板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支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支承件。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有机材料)是必不可少的。
特别是建筑木方,其作为建筑模板施工的必备建筑材料,其在建筑模板施工中起到支护作用,在安装现场,方形木条都是按照一定规格进行提供,通常在某些局部结构的模板支护工作中存在尺寸的不匹配。
施工单位对于该类材料的采购成本较大,但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尺寸的不匹配,现场作业工人任意截断建筑材料(诸如木材),造成材料不断被浪费;2、有机质材料容易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受到侵蚀,强度会逐步降低,这与其直接裸露于外部环境的情况密切相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止工人任意切割或截断并且强度得到保障的建筑用支承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建筑用支承件,其为朝向一个方向延伸的连续部件,其特征在于,该连续部件包括:
作为芯体且起支承作用的主体部件,其由有机材料构成;
围护于主体部件的金属罩壳单元,其沿主体部件的延伸方向设有局部/通体的入钉口;
所述罩壳单元的两个卷曲端具有复数个通过焊接固定的拉结条。
进一步,所述拉结条通过焊接方式与主体部件进行连接。
进一步,所述罩壳单元由条状金属板卷曲而成。
进一步,所述主体部件采用一板材或二组以上的板材叠合而成。
进一步,所述主体部件由同种有机材质的板材或不同有机材质的板材叠合而成。
进一步,所述主体部件为木质和/或竹质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主体部件具有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
进一步,所述罩壳单元横截面具有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
进一步,所述罩壳单元的壁厚为0.3mm-5mm。
进一步,所述主体部件的芯体由柔性材料制成,诸如树脂材料、工地常见的木屑等压合而成的材料等等,该柔性材料需要植入钉子,故而其致密性需要保证致密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金属材质的罩壳单元有效的解决工人随意切割的问题,这与罩壳单元本身无法进行有效切割密切相关。
(2)由于罩壳单元采用诸如C形钢板等材质直接卷曲而成,包裹于主体部分的外部,可以有效的对主体部分进行保护,防止外界因素对有机材料制成的主体部分进行侵蚀。
(3)罩壳单元的壁厚较大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增强整个建筑用支承件的强度。
(4)由于芯体部分采用可入钉的材料制成即可,能够对废弃的材料进行再生利用,诸如废弃的木屑、木块等等,保证芯体的致密性。而且,长时间使用的罩壳也可进行再次利用,诸如当做废旧金属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建筑用支承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图。
图3为实施例2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建筑用支承件,其为朝向一个方向延伸的连续部件1,该连续部件包括:作为芯体且起支承作用的主体部件10,其由有机材料构成,主体部件的横截面呈方形;围护于主体部件的金属罩壳单元20,其沿主体部件的延伸方向设有局部/通体的入钉口200,所述罩壳单元的壁厚为0.3mm、0.4mm、0.5mm~1mm、2mm、3mm、4mm或者5mm的金属板材制成;所述罩壳单元的两个卷曲端具有复数个通过焊接固定的拉结条30,该拉结条选用可焊接的金属材料。
由于整个罩壳单元是与主体部件二者组装而成,而罩壳单元留有连续的入钉口,在保证罩壳单元强度的要求下,罩壳单元位于入钉口的两个弯曲端部需要采用焊接方式将拉结条进行焊接固定,由于焊接工艺的便利性,使得整个加工过程较为方便。
罩壳单元为一个整体部件,而且是一个朝向一个方向延伸的物件,较好的罩壳单元制备方式为,采用成型机将板状/条状金属板卷曲而成预定形状,诸如C字形,这与C型钢类似。金属材质的罩壳单元可以采用钢材、铝材等金属材料,考虑到成本因素,材质由厂家决定。
主体部件通常可直接为建筑木方,这是支护模具大规模利用的产品,而主体部件还可以采用多层结构组成,诸如两组以上的板材叠加而成,由于外部有罩壳单元,可以保证整个产品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豪企建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豪企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97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避雷结构的电线杆
- 下一篇:移动施工防护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