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合型并联无功补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0142.5 | 申请日: | 2013-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8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彩林;孙新望;王斌;高鹏;施伟;廖桂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H02J3/01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欧阳波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并联 无功 补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系统中电能质量的治理装置,尤其是能同时补偿无功和治理谐波的混合型并联无功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无功或谐波补偿装置主要包括:固定电容器、同步调相机(SC)、饱和电抗器(SR)、静止无功补偿器(SVC)、静止无功发生器(SVG)、无源滤波器(PPF)、有源滤波器(APF)。它们能在不同程度上补偿电力系统中的无功或谐波,但是,在大容量、冲击性负载系统中还不能达到无功谐波综合治理的目的。
固定电容器只能补偿感性无功,不能连续调节,具有负电压效应,可能与存在谐波的系统发生并联谐振;同步调相机(SC)存在调节速度慢,损耗和噪声较大,运行维护困难的缺点;饱和电抗器(SR)缺点是损耗和噪声大,并存在非线性电路问题,而且不能分相调节补偿负荷的不平衡,自身容易产生较大谐波电流;静止无功补偿器(SVC)铜耗和铁耗较大,易产生高次谐波,可能发生谐振,且设备体积大;无源滤波器(PPF)只能对特定次谐波进行滤除,在负载快速变化的系统中达不到理想的补偿效果;静止无功发生器(SVG)和有源电力滤波器(APF)是现阶段比较先进的补偿装置,但控制较复杂,尤其单独使用时成本过高,不够经济,因而难以大面积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有效解决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和谐波治理的问题,避免单一补偿方式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将静止无功发生器(SVG)与无源滤波器(PPF)相结合的混合型并联无功补偿装置,本装置在抑制电力系统中谐波电流和谐波电压的同时,能够动态快速平滑调节无功。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混合型并联无功补偿装置,在电力系统负载侧母线上并联有静止无功发生器(SVG),负载侧母线上同时还并联有无源滤波器(PPF)。
本方案中的电力系统为三相三线制电力系统。
本方案中的静止无功发生器为电压型桥式电路的静止无功发生器。
本方案中无源滤波器(PPF)包括并联的5次、7次、11次和13次滤波支路。
本实用新型方案将静止无功发生器(SVG)与无源滤波器(PPF)结合,PPF在滤除系统谐波电流的同时,分担一定量的无功补偿,SVG在补偿其余无功量的同时稳定系统的电压,从而达到无功谐波综合补偿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混合型并联无功补偿装置的优点为:1、在抑制系统谐波电流和谐波电压的同时,动态快速平滑调节系统的无功需求,实现无功谐波综合补偿;2、本装置不会像单独使用的静止无功发生器(SVG)产生高次谐波,不会向系统注入新的谐波成份;3、补偿容量相同的情况下,同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相比,本装置体积大大减小;4、补偿容量相同的情况下,同单独使用的静止无功发生器(SVG)或有源滤波器(APF)相比,本装置成本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混合型并联无功补偿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混合型并联无功补偿装置实施例的一次电路仿真模型图;
图3是同一电力系统未安装补偿装置的负载电流波形图及谐波柱状图;
图4是同一电力系统未安装补偿装置的负载电压波形图及谐波柱状图;
图5是同一电力系统单安装PPF的负载电流波形图及谐波柱状图;
图6是同一电力系统单安装SVG的负载电压波形图及谐波柱状图;
图7是同一电力系统安装本实施例的负载电流波形图及谐波柱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混合型并联无功补偿装置实施例如图1所示,三相三线制电力系统负载侧母线上并联有静止无功发生器(SVG)和无源滤波器(PPF),本例静止无功发生器为电压型桥式电路的静止无功发生器,无源滤波器(PPF)包括并联的5次滤波支路PPF1、7次滤波支路PPF2、11次滤波支路PPF3、13次滤波支路PPF4。各滤波支路中的电容和电抗为具有滤波功能的电容器和电抗器。
本混合型并联无功补偿装置的实施例,以某钢铁厂10KV生产线中二辊轧机作为典型负载,该系统需总无功补偿容量为5340Kvar,SVG承担的补偿量为±3000Kvar,其余2340Kvar的补偿量由PPF分担。经计算,各滤波支路中电容(C)和电感(L)的取值为:C5=60.32uF,L5=7.058H;C7=7.924uF,L7=27.413H;C11=2.305uF,L11=38.154H;C13=1.298uF,L13=48.523H。采用带阻感的三相不可控整流桥为谐波源,对该装置进行了仿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01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