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纸巾折叠辊的拨叉避让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0461.6 | 申请日: | 2013-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3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兆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兆广 |
主分类号: | B65H45/16 | 分类号: | B65H45/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528226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纸巾 折叠 避让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巾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纸巾折叠辊的拨叉避让槽结构。
背景技术
业内习知,传统的折叠辊沿拨叉槽的径向截面为一个切去外围环的圆形(如附图6所示),这样的设计当折叠辊的直径或跨度比较大时,其刚性往往不足,这对于现有折叠机用的切刀辊组结构(如附图8所示,一般是由两组相对的定刀辊、底刀辊组成,同时,每一底刀辊均对应有一定刀辊),使其容易发生碰辊,并产生振动,从而使得上述切刀辊组无法切断纸或出现切纸刀穿纸等现象,容易使切纸刀损坏,这样可会严重影响到后续加工和成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对此,目前现有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其拨叉槽的槽底为平底的折叠辊,该折叠辊沿拨叉槽的径向截面的实面积近似一个三角形,如附图7所示,虽然该折叠辊的刚性相比传统的折叠辊较高,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证明此折叠辊的刚性仍然未能达到制作大跨度时的刚性要求,特别是跨度在2米以上的,采用以上方式制作出来的折叠辊是很难甚至是无法满足作业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更加可靠、加工方便、刚性能达到最大化的纸巾折叠辊的拨叉避让槽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纸巾折叠辊的拨叉避让槽结构,包括有供拨叉避让用的拨叉避让槽本体,拨叉避让槽本体有多个沿折叠辊的轴向分布,并在折叠辊的周向等距排列,同时,该折叠辊的辊面上设有多个折纸槽和多个切纸刀安装槽,折纸槽与切纸刀安装槽相间等距排布,每个拨叉避让槽本体形成有弧形槽底,该弧形槽底的弧背朝向折叠辊辊面,每个折纸槽位于弧形槽底对应的折叠辊辊面上,每个切纸刀安装槽位于相邻的拨叉避让槽本体之间的折叠辊辊面上;拨叉进入拨叉避让槽本体的弧形槽底的初始弧端与相邻的切纸刀安装槽的槽口之间到轴心形成的夹角a小于13°;拨叉离开拨叉避让槽本体的弧形槽底的出离弧端与相邻的折纸槽的槽口之间到轴心形成的夹角b大于24°;每个弧形槽底的弧背顶点至折叠辊辊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7mm。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其最大优点在于在满足作业要求的同时,使得折叠辊的切削量最小,从而增加保护层,实现了折叠辊沿拨叉避让槽的径向截面的实面积最大化,使其刚性得以加强,进而采用本技术设计的折叠辊可制作成大跨度且能很好地满足作业要求,这相比现有技术,采用本技术设计的折叠辊的跨度最大,同时也可降低折叠辊的加工成本,一举两得;另外,通过本纸巾折叠辊特别设计的弧形槽底能使得拨叉装置的拨叉快速准确定位,即是减少了以往安装拨叉时,拨叉进入拨叉避让槽的始点调节时间,从而使得拨叉调试变得简便快捷,进而可节省大量人工和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配合拨叉装置的状态1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配合拨叉装置的状态2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配合拨叉装置的状态3示意图。
图6为现有技术的一种拨叉避让槽径向剖视图。
图7为现有技术的另一种拨叉避让槽径向剖视图。
图8为现有折叠机用的切刀辊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兆广,未经吴兆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04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组合的单向伸缩绕线盒
- 下一篇:一种控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