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铅酸电池的极群膜热封包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0503.6 | 申请日: | 2013-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0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崔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锋 |
主分类号: | H01M10/14 | 分类号: | H01M10/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528231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长虹岭工***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极群膜热 封包 装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电池的极群热封包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铅酸电池的极群膜热封包装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铅酸电池的极群膜热封工序一般由全手工或半手工的状态完成,缺乏全自动化作业,这样既费时又麻烦,导致成本高、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同时由于铅属于重金属,厂房生产环境恶劣,工人容易直接接触铅粉尘,对工人的健康伤害比较大,所以稍有不慎,后果十分严重。因此,伴随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采用自动化机械作业取代手工作业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且铅酸电池的极群膜热封工序实现自动机械化作业已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可靠、高效的铅酸电池的极群膜热封包装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铅酸电池的极群膜热封包装机,它包括有工作台、塑封膜放卷机构、极群推送机构、带热封刀的热封机构、极群压紧固定机构及热封口位置调整机构,其中,所述极群推送机构和热封口位置调整机构分别设在工作台的相对两侧,该热封口位置调整机构的调整平台与工作台邻近配置并存在间隙,且该调整平台可上下位移;塑封膜放卷机构对应设在工作台的上方,其放出的塑封膜从上往下穿过调整平台和工作台之间的间隙,且穿过后固定;极群推送机构可推动工作台上的极群撞上并顶着从上述间隙中经过的塑封膜至调整平台上,热封机构和极群压紧固定机构分别设在该调整平台的上方,并沿极群推送方向前后邻近配置,调整平台上的带塑封膜的极群经极群压紧固定机构压紧固定后,由热封机构的热封刀下降热封。
所述极群推送机构包括有平推气缸及由该平推气缸推动的推板。
所述热封机构包括有热封刀及可驱动该热封刀上下位移的热封刀升降气缸。
所述极群压紧固定机构包括有压板及可驱动该压板上下位移的压板升降气缸。
所述热封口位置调整机构包括有调整平台及可驱动该调整平台上下位移的平台升降气缸。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其最大优点在于通过全自动器械来替代传统的手工作业,这使得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提高的同时,杜绝了人体与极板的直接接触,可减少人工成本及提高产能,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铅酸电池的极群膜热封包装机,它包括有工作台1、塑封膜放卷机构2、极群推送机构3、带热封刀401的热封机构4、极群压紧固定机构5及热封口位置调整机构6,其中,所述极群推送机构3和热封口位置调整机构6分别设在工作台1的相对两侧,该热封口位置调整机构6的调整平台601与工作台1邻近配置并存在间隙,且该调整平台601可上下位移;塑封膜放卷机构2对应设在工作台1的上方,其放出的塑封膜从上往下穿过调整平台601和工作台1之间的间隙,且穿过后固定;极群推送机构3可推动工作台1上的极群撞上并顶着从上述间隙中经过的塑封膜至调整平台601上,热封机构4和极群压紧固定机构5分别设在该调整平台601的上方,并沿极群推送方向前后邻近配置,调整平台601上的带塑封膜的极群经极群压紧固定机构5压紧固定后,由热封机构4的热封刀401下降热封,其中在热封刀401下降热封的过程中,热封口位置调整机构6的调整平台601通过上下位移,以确保热封后的极群膜热封口位置达到所需要求。另外,本实施例所述的极群推送机构3包括有平推气缸301及由该平推气缸301推动的推板302;所述热封机构4包括有热封刀401及可驱动该热封刀401上下位移的热封刀升降气缸402;所述极群压紧固定机构5包括有压板501及可驱动该压板501上下位移的压板升降气缸502;所述热封口位置调整机构6包括有调整平台601及可驱动该调整平台601上下位移的平台升降气缸602。在采用以上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一改传统的手工作业,通过全自动器械来有效完成极群膜热封工序,这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可确保极群膜热封的准确、流畅及可靠,可大大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并提高物料周转率,具有效率高、节约人力成本、质量可控制等优点,且在产能提高的同时保证了产品质量,消除产品质量隐患,整体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水平,值得推广。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子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锋,未经崔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05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噪防震电机
- 下一篇:一种定氧传感器用低氧氧半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