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即插即用式便携通话保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1285.8 | 申请日: | 2013-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3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赵勇;刘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量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2/02 | 分类号: | H04W12/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即插即用 便携 通话 保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领域,涉及一种语音保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即插即用式便携通话保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移动设备进行语音通话也越来越普及。但在传统移动通话中,目前语音信息的安全存在着两方面的隐患:其一,目前移动通信中的语音信息并非是采用端到端的加密方式,而只是在空中传播的时候以加密形式存在,但在移动核心网络内部则是以明文方式传播。其二,即使是在空中传播前对语音加密,采用的也是基于数学算法复杂度的方式,如A3、A5、A8等,这些算法有些已经被破解,有些暂时安全,但是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提高,在未来也将面临安全问题。
现有的移动保密通话设备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缺乏在自由移动状态下实时更新密钥的能力,导致密钥往往有重复使用的问题,降低保密级别;
2、将保密通话功能固化入移动终端,做成专用的保密移动终端而不是即插即用,这样一是提高了制作成本,二是用户需要更换自己原有的移动终端,较为不便;
3、不能充分利用市面上现有的各种移动终端,兼容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即插即用式便携通话保密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即插即用式便携通话保密设备,包括带有麦克风的耳机和数据处理器,所述数据处理器与耳机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器通过音频数据线与移动终端双向通信;所述数据处理器通过有线和/或无线方式与保密通信支持网络进行通信及数据交互,实现密钥下载。
所述数据处理器包括电源、无线网络模块、USB接口、用户交互模块、微处理器、存储器、编解码器、加解密器、数据处理器音频接口;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无线网络模块、USB接口、用户交互模块、存储器、编解码器、加解密器连接;所述编解码器分别与加解密器、数据处理器音频接口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器音频接口包括两个,数据处理器第一音频接口通过音频数据线与带有麦克风的耳机相连,数据处理器第二音频接口通过音频数据线连接移动终端的音频接口。
所述微处理器是数据处理器的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整个工作流程。
所述用户交互模块包括小键盘及显示屏,用于用户与数据处理器的交互。
所述数据处理器与耳机的连接方式为插头-插孔式,可方便地对耳机进行更换。
所述编解码器用于将从数据处理器音频接口获得的模拟语音信号数字化,及将数字化的语音信号变为模拟信号发送到数据处理器音频接口。
所述数据处理器通过USB接口以有线方式连接保密通信支持网络并下载本机与保密通信支持网络间的共享密钥。
所述无线网络模块通过无线信号从保密通信支持网络下载每次通话所需的业务密钥。
所述加解密器使用与保密通信支持网络间的共享密钥为下载到的业务密钥解密,并使用业务密钥对语音信号进行加密和解密。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本机与保密通信支持网络间的共享密钥,以及每次通话所需的业务密钥。
所述电源为整个数据处理器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所述数据处理器事先以有线方式从保密通信支持网络下载数据处理器与保密通信支持网络间的共享密钥。通话前,数据处理器向保密通信支持网络申请本次通话所需的业务密钥,保密通信支持网络生成业务密钥后,使用与数据处理器间的共享密钥对业务密钥加密,以无线方式下发到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收到后对其解密,得到本次通话所需的业务密钥。通话时,麦克风捕捉到说话人的语音,送到发送方的数据处理器中对其进行数字化处理后,使用业务密钥为数字化的语音明文进行加密,然后再将其转化回模拟语音信号,通过数据处理器音频接口输入到发送方的移动终端中。同理,接收方的移动终端收到加密后的语音,通过移动终端音频接口送到接收方的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对其数字化、使用业务密钥为其解密之后,再转为模拟信号通过音频接口送到己方耳机,从而实现了端对端的保密通话。在这个过程中,对参与通话的移动终端的型号没有要求,甚至也可以不是移动终端,只要通话设备具备音频接口,即可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保密通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独立于移动终端,不限定接入移动终端的型号,也不要求用户更换或改造原有的移动终端,只要求移动终端具备音频输入/输出接口,其兼容性良好,有利于对现有移动终端的充分利用。
2、采用端到端加密形式,使得语音信号在传播的全过程都处于加密状态,不留死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量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量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12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