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机器视觉的连接件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1703.3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0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孙怀远;张劼;周夫之;郑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王晶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机器 视觉 连接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系统,尤其是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连接件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工业技术先进的国家均已实现了应用于网络通讯设备的连接件生产过程在线检测,而我国基本仍采用人工检测方法剔除次品,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而且很容易造成检测结果不稳定、甚至不准确。随着IT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图像处理方法的不断完善,利用机器视觉实现产品质量无接触自动检测已变得切实可行,为此,将机器视觉技术应用于连接件合格性检测,设计基于机器视觉的连接件检测系统,以实现连接件生产质量的快速、可靠、自动检验与监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要提供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连接件检测系统,能适用于连接件合格性的快速、自动检测与控制的,具有结构紧凑简单、操作方便快捷、工作过程平稳、检测结果准确稳定等特点的连接件检测系统,用于解决目前采用的人工检测方法所带来的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检测结果不稳定和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连接件检测系统,包括底板、支柱、相机、同轴光源、定位块、弹性片、玻璃板、支承框、背板光源、光源控制器、操作系统,其特点是:支柱固定连接在底板前端中间,支柱上部安装有相机支承板,相机支承板后端上面安装有相机,相机支承板后端下面通过Z形支承板固定连接同轴光源,且同轴光源位于相机正下方;底板后部上面安装背板光源,背板光源上面固定连接支承框,支承框表面中装有玻璃板,支承框前部上面装有定位块,定位块内侧表面上装有弹性片;相机、同轴光源和定位块自上而下垂直对中;相机与操作系统连接,同轴光源和背板光源均与光源控制器相连。
相机为黑白面阵或线阵工业相机,用于采集连接件图像。玻璃板为透明玻璃板。光源控制器置于底板左前端上面,操作系统位于底板左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基于机器视觉的连接件检测系统采用单元模块组合形式,结构紧凑简单、拆装与调整容易、维护方便。
2.操作方便快捷,可单机操作,亦可组装在线使用,是实现连接件生产过程质量检测控制的理想产品。
3.应用机器视觉技术实现连接件合格性无接触自动检测,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低、效率高、检测结果准确稳定。
4.能实现连接件生产的快速、平稳、自动检测与监控,为连接件生产企业实现计算机集成控制和数字化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机器视觉的连接件检测系统,包括底板1、连接块3、支柱4、Z形支承板5、相机支承板6、相机7、同轴光源8、定位块9、弹性片10、玻璃板11、支承框12、背板光源13、光源控制器2、操作系统14。
支柱4通过两个连接块3安装于底板1前端中间,支柱1上部安装有相机支承板6,黑白面阵或线阵工业相机7安装在相机支承板6后端上面,Z形支承板5固定在相机支承板6下面,同轴光源8装在Z形支承板5上,并位于相机7正下方;背板光源13安装在底板1后部,支承框12安装在背板光源13上,透明的玻璃板11装在支承框12表面中,定位块9安装在支承框12前部,定位块9内侧表面上装有弹性片10;相机7、同轴光源8和定位块9自上而下垂直对中;光源控制器2置于底板1左前端,用于照射连接件的同轴光源8和背板光源13均与光源控制器2相连;操作系统14位于底板1左侧,用于采集连接件图像的相机7与操作系统14连接。
工作时,先打开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操作系统14,并使相机7处于工作状态,然后打开同轴光源8和背板光源13。当进入工作流程后,将待测连接件放置在玻璃板11上,由定位块9内侧表面上的弹性片10进行定位;然后通过光源控制器2调节各个光源的亮度,使相机7采集并传输到操作系统14的连接件图像符合要求;之后,操作系统14利用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判断连接件的合格性。对于不合格件,系统将进行指示并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未经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17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感应安全ATM机
- 下一篇:螺栓清洗设备排料口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