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试堵塞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1832.2 | 申请日: | 2013-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3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杜永安;盛廷强;姜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2 | 分类号: | E21B3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曲鹏;张华卿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堵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泵生产井测井技术,尤指一种测试堵塞器。
背景技术
在电泵油井的正常生产过程中,为获取井下各生产层位流体的温度、压力、流量和流体性质等相关的动态参数,需要通过生产测井对油井实施动态监测,以获取相关的动态参数。测井是在电泵正常运转状态下进行的,为了确保电泵的正常运转,目前使用测试堵塞器替代生产堵塞器。测试堵塞器座于“Y”型工作筒内部,通过与工作筒内壁匹配的密封面和密封圈,完成对工作筒的密封,以确保电泵的运转,从而实现油井的正常生产;测井电缆从测试堵塞器本体中心穿过,携带测井仪器以不同速度上提或下放,完成数据采集和录取工作。因此,测试堵塞器除需具备生产堵塞器的密封作用外,还应具备既能满足测井电缆自由运动又确保电缆与测试堵塞器内部之间密封的特性。
现有测试堵塞器本体外部采用与工作筒内壁匹配的密封面和密封圈密封,但测试堵塞器本体中心采用塔式橡胶密封盘根密封。下井前,将电缆从塔式橡胶密封盘根中心穿过,塔式橡胶密封盘根座于测试堵塞器本体内,调节测试堵塞器打捞头挤压塔式橡胶密封盘根,橡胶材料受挤压产生形变膨胀,占据电缆、塔式橡胶密封盘根和测试堵塞器本体内部的空间,从而完成密封;当松紧度调节适中时,既能密封电缆又能使电缆自由运行,从而满足测井仪器上提、下放的需要。但是,由于塔式橡胶密封盘根的材质为橡胶材料,耐磨性差,并且受井内温度、压力影响,膨胀或压缩形变很大,因此对其调节量很难把握。现场实际作业时,操作人员需要在下井前反复调节打捞头松紧度,稍有差异,塔式橡胶密封盘根要么抱死电缆使电缆无法运行,要么密封不严而发生泄露。另外,即使松紧度调节适中,随着测井时电缆的不断上提和下放,塔式橡胶密封盘根逐渐磨损,也会导致测试堵塞器内部密封不严而发生泄露。
采用现有测试堵塞器,当发生因塔式橡胶密封盘根松紧度调节不当而抱死电缆,无法进行测井情况时,现场作业人员不得不从井中提出测试堵塞器,重新调节盘根松紧度,从而带来了作业返工率高,时效低等不良后果;或者因为磨损后发生泄露,使得测量的数据全部失真且无效,泄露严重时,电泵运行会出现异常甚至烧毁,需要提出生产管柱换泵检修,耗资巨大。现有测试堵塞器的这种弊端,不仅影响了当前油井的正常生产,降低了井口产量,也严重阻碍了测井作业的正常进行,降低了作业时效,增加了作业风险。
另外,由于现有测试堵塞器的打捞头与下井仪器所用打捞头尺寸不统一,需要使用特殊打捞工具才能捕获。
而且,现有测试堵塞器的打捞头除具备打捞的作用外,还兼有调节塔式橡胶密封盘根松紧度的功能,当松紧度调节合适时,打捞头处于能自由转动状态,不能紧固,处于松弛状态的打捞头很容易发生倒扣脱落的问题。
现有测试堵塞器的泄压芯轴未固定,当泄压芯轴发生非正常上移动作时,地面是无法监测到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试堵塞器,能够完全消除发生泄漏、抱死电缆等负面影响,确保简单、顺利地实现测井。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试堵塞器,至少包括工作筒密封结构、电缆密封结构、泄压结构、打捞体;其中,
工作筒密封结构由密封体组成,密封体与工作筒内壁通过匹配的密封面和密封圈密封;
电缆密封结构由流管组成,流管从密封体顶部插入并通过密封圈与密封体之间的密封;所述流管为不锈钢流管;
泄压结构由泄压芯轴组成,泄压芯轴直接插入密封体底部并通过密封圈与密封体密封;
打捞体由带有打捞头的流管外筒组成,流管外筒与密封体连接。
还包括仪器抓卡;
所述仪器抓卡由弹簧、卡爪和卡爪外筒组成;
弹簧和卡爪依次套在所述泄压芯轴上,由卡爪外筒保护,卡爪外筒与所述密封体连接。
所述卡爪外筒与密封体之间通过丝扣连接。
所述泄压芯轴采用剪切销固定。
所述打捞体采用常规的打捞工具捞取。
所述流管的内壁与电缆间隙为0.1-0.2毫米以内。
所述流管外筒与密封体之间通过丝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18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