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1000mW级核电机组的安全壳喷淋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1927.4 | 申请日: | 2013-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5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卢东;王志强;吴桂芬;宋磊磊;田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22 | 分类号: | F04D29/22;F04D29/10;F04D2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804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1000 mw 核电 机组 安全 喷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壳喷淋泵,特别涉及一种用于1000mW级核电机组的安全壳喷淋泵。
背景技术
安全壳喷淋泵是核电站重要的安全设备之一,是安全注入系统(RSI)的构成部分,是重要的核二级泵、质保Q1级、抗震1A类。主要功能是在反应堆冷却剂失水事故和安全壳内蒸汽管线破裂或给水管线破裂时进行安全注入。
随着“十二五”修订后的《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出台及重大核电装备国产化的要求,需要根据泵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开发抗汽蚀性能更为优异、效率更高、运行更稳定可靠的安全壳喷淋泵,替代进口,保证国家能源动力的运行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1000mW级核电机组的安全壳喷淋泵,通过将首级叶轮设为双吸叶轮并配以螺旋形导流壳,提高了抗汽蚀性能和效率,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1000mW级核电机组的安全壳喷淋泵,其包括泵筒体、开设于泵筒体上方的泵进出水段和设于泵筒体内的泵轴、叶轮和碗型导流壳,其中:
用于1000mW级核电机组的安全壳喷淋泵具体为立式三级筒袋式离心泵,其中,叶轮包括设于泵筒体内部底端的首级叶轮以及从下至上依次设于该首级叶轮上方的次级、末级叶轮;
首级叶轮为一双吸叶轮,在该首级叶轮的入口处设置有一吸入喇叭,首 级叶轮的出口处通过一双吸螺旋壳与次级叶轮连接;次级、末级叶轮均为单吸叶轮,该次级和末级叶轮之间通过碗型导流壳相连,末级导流壳通过一连接管与泵进出水段相连接;
泵轴为整根锻件结构,该泵轴上端通过一加长膜片联轴器与一电机相连接;泵轴下端的轴头处设有三个碟形弹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泵轴上设有至少一对用于承受轴向力的角接触球轴承,角接触球轴承设置于一轴承座上,并采用油脂润滑;轴承座外部设有散热片。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泵轴上设置有一轴套式过滤器和一机械密封,其中,机械密封采用整体拆装的盒式快装式单端面多弹簧的平衡型机械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泵轴上还设有若干水导轴承,水导轴承包括若干用于承受主要径向力的主水导轴承以及用于辅助承受径向力的辅水导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工作时具有良好的抗汽蚀性能,提高了抗汽蚀性能和效率,水力性能完全满足设备规格书要求,节能效果显著,综合技术指标优秀;泵机组在运转时稳定性强,机械密封使用寿命长,且可整体拆装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1000mW级核电机组的安全壳喷淋泵在具体实施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1000mW级核电机组的安全壳喷淋泵为一立式三级筒袋式离心泵,包括泵筒体20以及设于该泵筒体20内的转子部件25,该转子部件25主要包括泵轴24以及叶轮;泵筒体20上端设有泵进出水段1,泵进出水段1安置于泵筒体20上方。
泵进出水段1内安置有轴套式过滤器7,该轴套式过滤器7套装在泵轴24上,用于过滤介质中的杂质,并用过滤后的介质冲洗机械密封2。
泵轴24为适当加粗的整根锻件结构,其顶端通过加长膜片联轴器5与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接,用来传递电机产生的扭矩。
泵轴24底端还设有三个碟形弹簧19,这些碟形弹簧19产生的压缩量用于补偿泵轴24在热冲击时冷热不均产生的轴向变形。
叶轮设于泵筒体20内部下端,在本实施例中,叶轮包括三级叶轮,分别为首级叶轮21、设于该首级叶轮21上方的次级叶轮22以及设于次级叶轮22上方的末级叶轮23,其中首级叶轮21为结构对称的双吸叶轮,可大大提高泵的抗汽蚀性能,次级叶轮22、末级叶轮23均为开设有平衡孔的单吸叶轮,该次级叶轮22、末级叶轮23前后还布置有密封环,用来平衡轴向力。
首级叶轮21下方的进水口处设有吸入喇叭17,该吸入喇叭17口径较大一端朝下,口径较小的一端与首级叶轮21的进水口连接;首级叶轮21与次级叶轮22之间通过双吸螺旋壳15相连,即介质从首级叶轮21流出后通过该双吸螺旋壳15进入次级叶轮22,双吸螺旋壳15在平衡径向力的同时提高了泵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19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口型电炉油缸前支座
- 下一篇:防空载的耐腐蚀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