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处理装置的静压及爆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2266.7 | 申请日: | 2013-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5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马旭光;薛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福碧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G01M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1111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处理 装置 静压 爆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装置的性能检测装置,尤其是一种水处理装置的静压及爆破装置。
背景技术
水处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往往要承受一定的水压,所以在出厂前要对产品进行静压及爆破的测试,满足一定的行业标准才能到市场上进行销售,否则容易出现安全隐患,不良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爆炸则会危及人身安全。故对水处理装置耐受静压能力及爆破压力值的测试是必不可少的,而目前市场上没有专门的设备可满足这方面的测试需求。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处理装置的静压及爆破装置,解决对水处理装置的耐受静压及爆破压力值的测试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处理装置的静压及爆破装置,包括升压缸,所述升压缸的内腔为圆柱形台阶,包括左侧的第一内腔和右侧的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与第二内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内腔的体积大于第二内腔的体积;所述升压缸的内腔中设置活塞,所述活塞为工字型,包括大活塞头和小活塞头,所述大活塞头和小活塞头通过一个长直杆连接,所述大活塞头与第一内腔相匹配,所述小活塞头与第二内腔相匹配;在所述第一内腔的侧壁上开设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靠近第一内腔左端面处;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各自通过水管与一个多通阀的两个相对的端口相连,所述多通阀的另一组相对的端口分别连接至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多通阀中设置可调挡片,可调片的角度可调;所述第二内腔右端面处开有射流孔,所述射流孔通过水管与待测的水处理装置相连,所述升压缸与水处理装置的水路上设有保压阀和压力表,所述压力表位于保压阀与水处理装置之间。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存在一条补水支路,所述补水支路一端连接至保压阀与第二内腔之间,另一端连接至进水管,所述补水支路上设置补水阀。当压力表所示压力下降时,打开补水阀和保压阀对水处理装置进行补水增压。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第一内腔的侧壁上开设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靠近第一内腔右端面处。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大活塞头与第一内腔之间设有密封圈。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缓慢调整多通阀角度,推动活塞从较大的第一内腔将水压入较小的第二内腔中,对水处理装置进行均匀加水升压,通过观察压力表设置加水的多少并设置保压阀进行保压,当压力低于所设定值时通过补水阀加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易于观察,快速检测待测的水处理装置的耐受静压能力及爆破压力,及时发现有缺陷的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水处理装置的静压及爆破装置,包括升压缸1,所述升压缸1的内腔为圆柱形台阶,包括左侧的第一内腔3和右侧的第二内腔4,所述第一内腔3与第二内腔4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内腔3的体积大于第二内腔4的体积;所述升压缸1的内腔中设置活塞2,所述活塞2为工字型,包括大活塞头10和小活塞头11,所述大活塞头10和小活塞头11通过一个长直杆连接,所述大活塞头10与第一内腔3相匹配,且所述大活塞头10与第一内腔3之间设有密封圈14,保证密封性,所述小活塞头11与第二内腔4相匹配;
在所述第一内腔3的侧壁上开设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靠近第一内腔3左端面处,所述出水口靠近第一内腔3右端面处;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各自通过水管与一个多通阀9的两个相对的端口相连,所述多通阀9的另一组相对的端口分别连接至进水管12和出水管13,所述多通阀9中设置可调挡片,可调挡片的角度可调,通过调节可调挡片在多通阀9中的角度可选择水流经过多通阀9后的流向及控制流速;所述第二内腔4右端面处开有射流孔,所述射流孔通过水管与待测的水处理装置8相连,所述升压缸1与水处理装置8的水路上设有保压阀5和压力表6,所述压力表6位于保压阀5与水处理装置8之间。另外,存在一条补水支路,所述补水支路一端连接至保压阀5与第二内腔4之间,另一端连接至进水管12,所述补水支路上设置补水阀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福碧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福碧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22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