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合动力汽车油底壳体油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2745.9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4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钟成;雷正雨;王红艳;张勋;弄策;宋伟;李勇进;梁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梁春芬 |
地址: | 545005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动力 汽车 壳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油道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油底壳体油道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油底壳体结构如图3所示:该油底壳外形简单,除几个安装孔外没有其它结构集成,整个油底壳体由高压铸造而成。这种油底壳体结构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其一,使用该油底壳体的发动机整机布置不是很好,机油滤清器与排气歧管都安装在曲轴箱上,比较拥挤,使得机油滤清器与排气歧管离得太近,容易造成机油滤清器失效,同时也对发动机变形产品的开发带来不便;其二,结构过于简单,油底壳体在整个发动机中只是起到支撑转接的作用,功用与成本不成比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油底壳体油道结构,其可简化曲轴箱的油道结构,使油底壳体的布局更加合理,不会在某些位置产生拥挤的现象,有利于后期产品变更时留有空间给相关部件变更布排使用,同时使机油滤清器远离排气歧管。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油底壳体油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油底壳体油道结构包括设置在油底壳体一侧与集滤器出油道连通的机油滤清器前端油道、设置在油底壳体一侧的机油滤清器安装端面,机油滤清器安装端面内侧设有与机油滤清器前端油道连通的机油滤清器进油孔,机油滤清器安装端面中部设有机油滤清器出油孔,油底壳体中还设有与机油滤清器出油孔连接的曲轴箱进油道,曲轴箱进油道设置在机油滤清器安装端面内侧,曲轴箱进油道底端与机油滤清器出油孔连通,曲轴箱进油道顶端由其底端向上延伸至油底壳体与曲轴箱连接的油底壳体上端面。
本实用新型混合动力汽车油底壳体油道结构,在油底壳体上集成了机油滤清器安装端面及部分油路,简化了曲轴箱的油道结构,同时使机油滤清器远离曲轴箱上的排气歧管;使得油底壳体和曲轴箱的布局更加合理,不会在某些位置产生拥挤的现象,从而在量产的时候避免出现干涉的风险;也使得油底壳体的布局有利于后期产品变更时留有空间给相关部件变更布排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混合动力汽车油底壳体油道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混合动力汽车油底壳体油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C-C方向阶梯剖视图;
图3是现有汽车油底壳体与曲轴箱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1-油底壳体,2-机油滤清器前端油道,3-机油滤清器安装端面,4-机油滤清器进油孔,5-机油滤清器出油孔,6-曲轴箱进油道,7-油底壳体上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混合动力汽车油底壳体油道结构,该油底壳体油道结构包括设置在油底壳体1一侧与集滤器出油道(图中未示出)连通的机油滤清器前端油道2、设置在油底壳体1一侧的机油滤清器安装端面3,机油滤清器安装端面3整体呈圆盘状,机油滤清器安装端面3内侧设有与机油滤清器前端油道2连通的机油滤清器进油孔4,机油滤清器安装端面3中部设有机油滤清器出油孔5,油底壳体1中还设有与机油滤清器出油孔5连接的曲轴箱进油道6,曲轴箱进油道6设置在机油滤清器安装端面3内侧,曲轴箱进油道6底端与机油滤清器出油孔5连通,曲轴箱进油道6顶端由其底端向上延伸至油底壳体1与曲轴箱(图中未示出)连接的油底壳体上端面7。
机油滤清器(图中未示出)安装在机油滤清器安装端面3上,机油由集滤器出油道经过机油滤清器前端油道2,由机油滤清器进油孔4进入机油滤清器,经过机油滤清器滤掉小的杂质,再由机油滤清器出油孔5经过曲轴箱进油道6进入曲轴箱的主油道(图中未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27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变油路式节油器及其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汽轮机隔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