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3246.1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2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中川爱梨;盐泽和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05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
背景技术
以往利用含浸有油的烧结轴承作为旋转轴的轴承。在使用该烧结轴承时,含浸在轴承的油会从轴承的轴向两端渗漏到外部,油会在短时间内枯竭而缩短轴承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抑制油从烧结套筒中渗漏而延长风扇的轴承的寿命。
本申请所例示的第一方面的风扇具有:轴、一对烧结套筒、旋转叶片、转子、电枢和机壳。轴沿着前后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一对烧结套筒在两处对轴进行支承并含浸有油。旋转叶片固定于轴的一端部。转子位于一对烧结套筒之间,并固定于轴。电枢与转子在径向对置。机壳支承烧结套筒和电枢并容纳转子。烧结套筒的与轴对置的内壁面具有轴承面和扩径面。轴承面与轴平行。扩径面位于内壁面的轴向两端,且与轴的表面的距离比轴承面与轴的表面的距离大。将轴承面的面积设为100时的所述扩径面的面积大于等于15且小于等于25。
根据本申请所例示的第一方面的风扇,通过抑制油从烧结套筒渗漏而能够延长风扇的轴承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的局部纵向剖视图。
图2为一实施方式的所涉及的第一烧结套筒的纵向剖视图。
图3A为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的第一烧结套筒的含油量的历时变化的图表。
图3B为表示以往的烧结套筒的含油量的历时变化的图表。
图4为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第一烧结套筒的纵向剖视图。
图5为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第一烧结套筒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将图1所示的马达1的中心轴线J1方向中的左侧称为“前侧”,将右侧称为“后侧”。另外,前后方向不表示安装到实际设备时的位置关系和方向。并且,将与中心轴线J1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
<1.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的局部纵向剖视图。风扇1具有马达11、旋转叶片12以及螺柱13。马达11具有电枢2、旋转部3、轴承部4和机壳5。轴承部4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将旋转部3支承为相对于电枢2能够旋转。轴承部4包括第一烧结套筒41和配置在第一烧结套筒41的后侧的第二烧结套筒42。在机壳5的侧面安装有螺柱13。电枢2包括定子铁芯、树脂制的绝缘件以及多个线圈。
旋转部3包括轴31和转子32。轴31沿着前后延伸的中心轴线J1配置。在轴31的前侧端部固定有旋转叶片12。在轴31的后侧端部安装有摆头齿轮(省略图示)。轴31分别贯通设置于第一烧结套筒41的中心的孔和设置于第二烧结套筒42的中心的孔。轴31在沿轴向分离的两处被第一烧结套筒41和第二套筒42支承为能够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旋转。转子32位于第一烧结套筒41与第二烧结套筒42之间,且固定于轴31。并且,转子32由层叠钢板形成,且配置在电枢2的径向内侧。
机壳5容纳电枢2、转子32以及轴承部4。机壳5的内周面与电枢2的外周面接触,且机壳5支承电枢2。机壳5由覆盖电枢2的前侧的第一机壳51和覆盖电枢2的后侧的第二机壳52构成。并且,第一机壳51为有底圆筒形状,且在底部的中央具有开口。同样,第二机壳52也为有底圆筒形状,且在底部中央具有开口。电枢2被压入到第一机壳51后,再被压入到第二机壳52。轴31的前侧端部从第一机壳51的开口朝向前侧突出。并且,轴31的后侧端部从第二机壳52的开口朝向后侧突出。
并且,第一机壳51包括第一轴承支承部511,第二机壳52包括第二轴承支承部521。第一轴承支承部511包括第一中央部512和第一环状凹部513。第一中央部512为底部开设有孔的杯状。在第一中央部512保持第一烧结套筒41。第一环状凹部513从第一中央部512的后侧端部朝向径向外侧扩展成环状。并且,第一环状凹部513比除第一中央部512以外的第一机壳51的前侧端面朝向后侧凹陷。第二轴承支承部521包括第二中央部522和第二环状凹部523。第二中央部522呈底部开设有孔的杯状,且保持第二烧结套筒42。第二环状凹部523从第二中央部522的前侧端部朝向径向外侧扩展成环状。并且,第二环状凹部523比除第二中央部522以外的第二机壳52的后侧端面朝向前侧凹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32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