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曲轴箱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4588.5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4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钟成;雷正雨;王红艳;张勋;弄策;梁权;李勇进;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7/00 | 分类号: | F02F7/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梁春芬 |
地址: | 545005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动力 汽车发动机 曲轴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曲轴箱机构,特别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曲轴箱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曲轴箱结构如图4所示:该曲轴箱外形上大体由本体6、位于本体上侧的缸孔7、位于缸孔外侧的水套8及回油道9构成,整个曲轴箱是灰铸铁重力铸造而成。这种现有曲轴箱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其一,该设计的水套、回油道太复杂,曲轴箱的成型工艺复杂,流水线长,生产环境差,水套深度H通常在90mm左右,水套容积较大,在发动机冷起动时,起动和暖机减缓,机油没有得到充分的预热,摩擦损失增大;其二,该曲轴箱后端面结构不适合装配发电机,如果需要安装发电机就必须另外设计转接机构;其三,由于整个曲轴箱都是灰铸铁重力铸造成型,且外形尺寸较大,使得曲轴箱重量大,整车油耗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降低摩擦损失及发动机油耗、减轻产品自重、成本低的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曲轴箱机构。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曲轴箱机构,包括缸体及设置在缸体内侧的缸套,所述缸体的后端设有整体呈半圆形的安装端面,所述缸套外侧的缸体中设置有缸体水套,该缸体水套的深度h为40-50mm。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缸体与缸套为相互独立的两个构件,所述缸体为高压铸造形成的铝合金缸体,所述缸套为离心铸造形成的灰铸铁缸套。
本实用新型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曲轴箱机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曲轴箱机构由于缸体水套深度为40-50mm,较现有缸体水套深度大幅度降低,浅水套设计可以促进暖机,减少排放,降低摩擦损失及发动机油耗;
2、本实用新型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曲轴箱机构由于缸体的后端设有整体呈半圆形的安装端面,油底壳体与曲轴箱相对应的后端也设有整体呈半圆形的安装端面,两个半圆形的安装端面即组成一个圆形安装端面,发电机可直接连接在圆形安装端面上,无需另外设置发电机转接机构,规则的半圆形结构有利于模具的制造,可减少模具开发时间;有利于配合件的匹配以及安装等,节约成本;
3、本实用新型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曲轴箱机构由于缸体为高压铸造形成的铝合金缸体,缸套为离心铸造形成的灰铸铁缸套,这种设计不仅可以节约材料成本,还使曲轴箱缸体的生产从湿型砂重力铸造转变为金属型高压铸造,简化了模具结构,减少了设备投入,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生产环境,灰铸铁缸套的使用解决了铝合金缸体强度差、不耐磨、易变性的缺陷,从而使零件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减小了整机重量,提高了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曲轴箱机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曲轴箱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方向剖视图(右侧未全部示出);
图3是图1的B方向视图;
图4是现有技术汽车发动机曲轴箱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1-缸体,2-缸体水套,3-缸套,4-缸体的后端,5-半圆形的安装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曲轴箱机构,包括缸体1及设置在缸体1内侧的缸套3,所述缸体的后端4设有整体呈半圆形的安装端面5,所述缸套3外侧的缸体1中设置有缸体水套2,该缸体水套2的深度h为40-50mm,在本实施例中缸体水套2的深度h为45 mm。所述缸体1与缸套3为相互独立的两个构件,所述缸体1为高压铸造形成的铝合金缸体,即缸体是使用铝合金材料采用高压铸造的方式铸造形成。所述缸套3为离心铸造形成的灰铸铁缸套,即缸套是使用灰铸铁材料采用离心铸造的方式铸造形成。
缸体水套2深度的确定是由活塞的上下位置(即曲轴转角)确定的,采用浅水套设计可以促进暖机,减少排放,降低摩擦损失及发动机油耗;曲轴箱后端的半圆形安装端面与油底壳体后端的半圆形安装端面(图中未示出)共同组成一大圆形安装端面(法兰面),有利于曲轴箱与发电机的配合,起到很好的配合作用;采用高压铸造的方式铸造铝合金缸体,一方面减少重量,一方面在控制壁厚的同时保证产品的质量,灰铸铁缸套的使用解决了铝合金缸体强度差、不耐磨的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45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蜗壳自动排气发电机组
- 下一篇:微型汽车发动机平衡轴观察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