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锚索锚杆用扳叉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5323.7 | 申请日: | 2013-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5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新 |
主分类号: | E21B19/18 | 分类号: | E21B19/18 |
代理公司: | 沈阳圣群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1 | 代理人: | 张立新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锚索锚杆用扳 叉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础建筑施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锚索锚杆用扳叉架。
背景技术
在建筑基坑或边坡支护的锚索锚杆施工过程中,需要对钻杆进行安装和拆卸。相邻段钻杆前端或后端设置有用于连接钻杆的接手,钻杆接手通过螺纹拧接,在其中一个设置有外螺纹的钻杆接手上设置有接手凹槽,凹槽处是用于固定扳叉的。在现有的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施工方法是通过人工将扳叉固定在钻杆接手的凹槽处,开动钻机正转或反转,进行安装和拆卸钻杆。扳叉是直接放置在地面上,操作时需要工人手扶或脚踩扳叉。这种施工方法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扳叉很容易飞起打到施工工人,施工事故频繁发生。如果工人不扶着,则存在钻杆不容易拧到位、扳叉进入到地面沙土或泥浆内,很难寻找,降低了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的一种锚索锚杆用扳叉架,其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有效防止了钻杆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扳叉随钻机飞起发生的危险,提高了基建施工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锚索锚杆用扳叉架,其结构如下:钢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C”或“口”型铁板,扳叉的手柄的一端搭在钢板上,扳叉的手柄穿过“C”或“口”型铁板的开口,扳叉的另一端卡在钻杆的接手凹槽上。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锚索锚杆用扳叉架,其结构简单,搬运方便,使用安全、方便,它有效防止了钻杆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扳叉随钻机飞起发生的危险。使用本实用新型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如果本实用新型扳叉架被沙土或泥浆压埋,还可以通过钻机卷扬,拉拽“C”或“口”型铁板,省去人工挖掘。使用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基建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钻机铁轨,2、钻机,3、第一钻杆,4、第二钻杆,5、第一钻杆接手,6、第二钻杆接手,7、扳叉,8、钢板,9、“C”或“口”型铁板,10、接手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锚索锚杆用扳叉架,其结构如下:钢板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C”或“口”型铁板9,扳叉7的手柄的一端搭在钢板8上,扳叉7的手柄穿过“C”或“口”型铁板9的开口,扳叉7的另一端卡在钻杆的接手凹槽10上。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法如下:钻机2安装在钻机铁轨1上,第一钻杆3连接钻机1,第一钻杆3后端设置第一钻杆接手5,第二钻杆4的前端设置有第二钻杆接手6,扳叉7前端卡在接手凹槽10上,接手凹槽10设置在其中一个有外螺纹的钻杆接手上,扳叉7的手柄的一端搭在钢板8上,扳叉7的手柄穿过“C”或“口”型铁板9的开口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新,未经张志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53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优级纯溴化钠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优级纯磷酸钠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