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宽频带弹载测控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5418.9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0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宫长辉;郭世友;蓝鲲;辛文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Q1/14 | 分类号: | H01Q1/14;H01Q1/50;H01Q19/1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安丽 |
地址: | 1000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频 带弹载 测控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宽频带弹载测控天线,属于航天飞行器无线测控和测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卫星无线电导航业务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发展自己的导航通信系统。由于各种导航通信系统的卫星在空间的分布有限,因此在低信息速率、小容量的卫星导航通信系统中,要求所用终端的天线具有体积小,损耗低,圆极化等特性,俯仰面要宽和方向图为全向方位面等特点;在航天测控领域,为了简化测试系统和避免上下行遥测信号相互之间影响,将飞行器下行遥测与上行遥控无线信道合并,采用设备共用的方案,因此要求测控天线频带较宽,其中螺旋测控天线共用被普遍采用,传统测控天线选用锥柱介质螺旋天线和四臂螺旋天线,锥柱介质螺旋天线测控天线体积相对较大,重量较高,圆极化特性差,尤其抗力学性能较差;四臂螺旋天线虽然重量轻,体积小,但是四臂螺旋天线很难满足宽频带,高增益等电性能要求。因此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需要对传统的测控天线进行设计和改进,制作出体积小、重量轻、圆极化特性强、频带宽和增益高的测控天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宽频带弹载测控天线,该天线具有宽频带、高增益、高前后比、结构紧凑等特点,本实用新型在保持性能指标不改变的前提下,极大地减小了地板安装面积及改善了阻抗带宽和轴比带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宽频带弹载测控天线包括反射底板1、锥状介质支撑筒2、螺旋线3、内导体4、外导体5、同轴结构底部6和保护盖7;
所述锥状介质支撑筒2固定在反射底板1上,锥状介质支撑筒上开有凹槽;所述外导体5位于锥状介质支撑筒2内,内导体4位于外导体5内部,其顶部与外导体5顶部固定在一起;螺旋线3固定在锥状介质支撑筒2凹槽内,沿介质筒2外表面凹槽从底部绕至其顶部;在顶部螺旋线3插入外导体5中固定;同轴结构底部6是由内导体4底部、外导体5底部和介质套筒构成,同轴结构底部6由内导体4底部通过芯套8固定在外导体5上组装而成;保护盖7安装在锥状介质支撑筒2顶部。
所述的反射底板1是一个实心的金属底板。
所述的反射底板1与介质筒2底部具有同等大小的卡槽,并采用螺钉进行紧固。
所述的锥状介质支撑筒2采用环氧玻璃布制作完成。
所述的外导体5与内导体4构成的同轴结构为非对称同轴结构,所述的外导体5上开有切槽构造裂缝式对称式转换器。
所述的同轴结构底部6是同轴结构穿过反射底板1的部分,其与外导体5与内导体4构成天线馈电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相对于四臂螺旋天线,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螺旋的物理参数,能够得到主瓣指向卫星的赋形波束,同时馈电网络简单,应用性强,频带宽。
(2)相对于锥柱介质螺旋天线,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在相同带宽和相同增益要求的情况下,天线本体尺寸减小了两倍多,质量减轻,同时波束宽、高前后比,天线方向图受安装边界影响小;其输入阻抗随频率变化小,有利于在调制电路中实现阻抗匹配。
(3)本实用新型馈电采用裂缝式对称转换器结构,馈电结构具有对称性,能够确保天线赋形设计后的方向图左右对称,保证增益指标的一致性。锥状双臂螺旋天线方向图的赋形可通过调整螺旋线的螺距来实现,适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天线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天线外导体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天线内导体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天线对称式转换器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天线仿真方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宽频带弹载测控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底板1、锥状介质支撑筒2、螺旋线3、内导体4、外导体5、同轴体底部6。
如图1所示,反射底板1是一个实心的金属钢板,直径86mm,厚度3mm,尺寸可以根据需求做相应的调整,在天线装配过程中通过金属螺钉进行安装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54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主机、通信装置及天线组件
- 下一篇:一种铝型材波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