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甲烷传感器催化元件解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5895.5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9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描;王彦开;李保全;刘堪航;陈根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2 | 分类号: | G01N3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232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烷 传感器 催化 元件 解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下设备的保养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甲烷传感器催化元件解毒装置。
背景技术
甲烷传感器是一种矿用仪器仪表,在煤矿安全检测系统中被用于煤矿井巷,采掘工作面、采空区、回风巷道、机电峒室等处连续监测甲烷浓度,当甲烷浓度超限时,能自动发出声、光报警,可供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甲烷检测人员,井下管理人员等随身携带使用,也可供上述场所固定使用。
但是由于矿井中自然释放的硫化物、氯化物和爆破作业释放的SO2等有害气体,以及矿井中水汽、灰尘等使得井下作业环境较差,往往会造成传感器暂时性中毒,造成监测数据不准确,影响安全监控效果。
目前煤矿对于甲烷传感器暂时性中毒的解决方法是通过对催化元件进行更换或者重新购买甲烷传感器。这样就增加了设备的购买数量,相应地增加了企业对设备的采购资金,另一方面由于设备的更换给生产也造成很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甲烷传感器催化元件解毒装置,能够提高设备的检测精度,有效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甲烷传感器催化元件解毒装置,包括:
箱体、加热装置和解毒装置;所述箱体用于容置待解毒的甲烷传感器;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顶部,用于干燥甲烷传感器;所述解毒装置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底部,用于吸附甲烷传感器中的有害气体。
如上所述的甲烷传感器催化元件解毒装置,优选的是,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白炽灯泡。
如上所述的甲烷传感器催化元件解毒装置,优选的是,解毒装置包括柱状活性炭,和/或碱性物质。
如上所述的甲烷传感器催化元件解毒装置,优选的是,所述箱体侧面顶部位置设置至少两个进线柱,用于将所述箱体内的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甲烷传感器与外界电源连接,所述进线柱与所述箱体封闭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甲烷传感器催化元件解毒装置,还包括:
进风孔、出风孔和风扇;所述进风孔设置于所述箱体侧面靠近箱体顶部的位置,所述出风孔设置于所述箱体侧面靠近箱体底部的位置,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出风孔;设置进风孔和出风孔的侧面相对设置,用于给所述箱体内空气提供一循环动力。
如上所述的甲烷传感器催化元件解毒装置,优选的是,所述箱体侧面设置一观察窗。
如上所述的甲烷传感器催化元件解毒装置,优选的是,所述箱体侧面设置一进物口,用于将甲烷传感器置于所述箱体内。
如上所述的甲烷传感器催化元件解毒装置,优选的是,所述箱体由厚度为2mm的铝板制成,所述铝板之间用铝制铆钉铆接。
本实用新型甲烷传感器催化元件解毒装置,通过在箱体内设置加热装置和解毒装置定期对甲烷传感器进行干燥和解毒,提高了甲烷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增加了甲烷传感器的实用寿命,减少了设备的购买数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甲烷传感器催化元件解毒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箱体的右视图;
图3为图1中箱体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甲烷传感器催化元件解毒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甲烷传感器催化元件解毒装置可用于煤矿中甲烷传感器的解毒和干燥,具体来讲是对煤矿井下使用的甲烷传感器做定期干燥和解毒等保养工作,同时也可用于自动计量、人员定位等设备的干燥。本实施例中是以甲烷传感器为例加以说明。该甲烷传感器催化元件解毒装置包括箱体9、加热装置4和解毒装置10。所述箱体9用于容置待解毒的甲烷传感器8;箱体9内部设置了加热装置4和解毒装置10,其中加热装置4设置于箱体9内的顶部,用于对箱体9内的空气加热,从而对甲烷传感器8起到了干燥的作用;解毒装置10设置于箱体9内的底部,用于对甲烷传感器8中的有害气体进行吸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甲烷传感器催化元件解毒装置,通过在箱体内设置加热装置和解毒装置定期对甲烷传感器进行干燥和解毒,提高了甲烷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增加了甲烷传感器的实用寿命,减少了设备的购买数量。
在上述实施例中,箱体9的材质优选为铝板,其厚度可以为2mm,铝板之间用铝制铆钉铆接。加热装置4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白炽灯泡,加热装置4也可以为其他加热设备,本实施例中对加热装置不加以限制。解毒装置10可由柱状活性炭,和/或碱性物质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58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自动电力用油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二维气相色谱调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