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制构件制作穿模具甩筋脱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6122.9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4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黎金亮;于新平;陈广林;赵亚军;陈俊杰;陈界羽;周洪涛;王桂玲;王法道;马荣全;孙建运;范新海;郭志鑫;张磊;杨晓杰;童思哲;吴宏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22 | 分类号: | B28B7/22;B28B7/36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构件 制作 模具 脱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住宅PC预制构件制作模具脱模,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构件制作穿模具甩筋脱模结构。
背景技术
装配式住宅PC预制构件局部位置设置了甩筋,用于安装时锚固在现浇结构混凝土中。PC预制构件在浇筑后,钢筋与模板粘结在一起,模板脱模难度大,使用撬棍等工具敲打、撬动等方式硬性脱模,会对模具造成损伤,使模具翘曲、变形。脱模速度慢,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简单,便于制作,可重复使用,符合国家节能降耗、绿色施工要求,能有效解决模板脱模难的问题,提高了构件外观质量的预制构件制作穿模具甩筋脱模结构。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构件制作穿模具甩筋脱模结构,所述模具上开设有钢筋孔,所述甩筋穿设于所述钢筋孔内,并且在所述甩筋与所述模具钢筋孔之间设置有一圈柔性衬垫。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柔性衬垫采用橡胶制成,所述柔性衬垫的上端沿所述甩筋甩出方向延伸出所述模具的外侧面,所述柔性衬垫的下端形成有一外径大于所述钢筋孔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上表面紧贴于所述模具的内侧面。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甩筋与模具之间垫设一圈橡胶套柔性衬垫,将甩筋钢筋与模具隔离开,克服了甩筋脱模难的问题。在橡胶套柔性衬垫的底部形成一密贴于模具的连接部,将模具钢筋孔堵塞严密,避免漏浆,提高了预制构件外观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预制构件制作穿模具甩筋脱模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预制构件制作穿模具甩筋脱模结构的柔性衬垫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预制构件制作穿模具甩筋脱模结构的柔性衬垫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首先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构件制作穿模具甩筋脱模结构1主要由一甩筋11、一模具12和一柔性衬垫13组成,模具12上开设有一钢筋孔120,甩筋11穿设于钢筋孔120内,并且在甩筋11与模具12钢筋孔120之间垫设有一圈上述橡胶套13,橡胶套13采用橡胶制成,根据实际使用规格加工定做,套在甩筋11钢筋上。使得安装至模具12后甩筋11钢筋与模具12隔离开,克服了脱模难的问题。
进一步配合图2和图3所示,柔性衬垫13的上端131沿甩筋11甩出方向延伸出模具12的外侧面121,柔性衬垫13的下端132形成有一外径大于钢筋孔120的连接部,该连接部的上表面14紧贴于模具12的内侧面122。将模具12钢筋孔120堵塞严密,避免漏浆,提高了预制构件外观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构件制作穿模具甩筋脱模结构1的使用方法如下:
预制构件甩筋11在绑扎安装时,将橡胶套柔性衬垫13按照甩筋11朝向安装在甩筋13钢筋相应位置,将甩筋13及橡胶套柔性衬垫13一体安装到模具12上,在模具12校正固定后,再调整甩筋13及橡胶套柔性衬垫13位置,将橡胶套柔性衬垫13的底部连接部与模具12贴紧密封。
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便于制作,可重复使用,符合国家节能降耗、绿色施工要求。有效的解决了模板脱模难的问题,提高了构件外观质量。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61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