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开内倒窗的外开窗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6142.6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7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鹏;王冲;金继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环宇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3/34 | 分类号: | E06B3/3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3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开内倒窗 开窗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开内倒窗加工制造,尤其涉及一种内开内倒窗的外开窗扇结构。
背景技术:
内开内倒窗是平开窗的又一种开启方式,使房间同大自然的空气自然流通,室内空气清新,同时排除了雨水进入室内的可能性,清新的空气无疑为人们创造出舒适的居住环境。此外,内开内倒窗还具有优良的安全性,便于清洁窗户,实用性和密封保温性能好。
对于内开内倒窗的外开窗扇结构,市场上的铝型材制品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集中于窗扇的左右两部分连接后,在使用的过程中消音的效果相对较差,此外,滑道设计问题,导致稳定性较差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开内倒窗的外开窗扇结构,结构合理,提高了窗扇在安装后左框体和右框体使用过程中消音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内开内倒窗的外开窗扇结构,包括左框体、右框体,左框体与右框体相对面上设有两组卡槽,每组卡槽内均设有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之间设有消音板,消音板主体为方形块体,方形块体左右两端分别与左框体和右框体相接触,方形块体上下端面中部均设有锥形凸台,锥形凸台端面顶住所述的连接板。
所述的内开内倒窗的外开窗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框体的上端面设有左滑道。
所述的内开内倒窗的外开窗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框体下端面设有下滑道,所述的右框体右端面向上下端分别设有上延伸条、下延伸条,所述的上延伸条上端向左弯曲呈弧形并于端部设有开口槽,上延伸条左端面设有上侧滑道;所述的下延伸条末端弯曲并于右框体下端面的凸条构成下侧滑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左框体和右框体连接板之间增设消音板,提高窗扇在使用过程中的消音效果,同时,也能降低连接板发生翘曲的现象,此外,合理的滑道设计,提高窗扇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
内开内倒窗的外开窗扇结构,包括左框体1、右框体2,左框体1与右框体2相对面上设有两组卡槽3,每组卡槽内均设有连接板4,连接板4之间设有消音板5,消音板5主体为方形块体5-1,方形块体5-1左右两端分别与左框体和右框体相接触,方形块体5-1上下端面中部均设有锥形凸台5-2,锥形凸台5-2端面顶住连接板4,提高窗扇在使用过程中的消音效果外,还可以降低连接板4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翘曲的概率。
左框体1的上端面设有左滑道6,方便安装。
右框体2下端面设有下滑道7,右框体2右端面向上下端分别设有上延伸条8、下延伸条9,上延伸条8上端向左弯曲呈弧形并于端部设有开口槽10,上延伸条8左端面设有上侧滑道11;下延伸条9末端弯曲并于右框体2下端面的凸条12构成下侧滑道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环宇铝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环宇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61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6B 在建筑物、车辆、围栏或类似围绕物的开口处用的固定式或移动式闭合装置,例如,门、窗、遮帘、栅门
E06B3-00 用于闭合开口的窗扇、门扇或类似构件;固定或活动式闭合器件的布置,例如窗户;用来安装翼扇框的刚性配置的外框
E06B3-01 .用于飞机库或其他厅堂建筑中的可拆卸或消除的墙,例如,供飞机用的
E06B3-02 .全玻璃制翼扇
E06B3-04 .不以移动方式为特征的翼扇框架
E06B3-30 .覆盖物,例如,为了防御气候变化,或装饰需要
E06B3-32 .以移动方式为特征的翼扇的布置;活动式翼扇在开口处的布置;仅和翼扇移动方式有关的翼扇或框架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