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6669.9 | 申请日: | 2013-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7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赵章宏;冯玮;陈相;贾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平唐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张志祥 |
地址: | 048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注液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动力汽车电池主要使用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使其具有能量密度高,寿命长等优点,虽然工艺和选材在不断进步,但仍有待改进的地方:注液过程中电解液过于集中,不便于电芯均衡吸收电解液。现有的注液方式是将电池直接放在注液机上抽真空一次注液,电解液从注液口直接注入电芯。从注液孔上一次性注液会造成电芯吸液不均匀,注液口处吸液量多,所受压力大,造成电池内部结构改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液时电解液均衡分布、电芯浸润均匀的锂离子电池注液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电芯、绝缘片、上盖、壳体,其特征在于绝缘片上分布均匀的小孔,绝缘片和壳体内的电芯上部紧贴,绝缘片的凹槽卡住电芯上的极耳边缘,并固定在极耳边上,上盖的极柱底座位于两极耳间,上盖和电芯上的极耳用螺栓连接紧固。
上述的电芯由宽胶带包裹牢固,整体电芯位于壳体内,电芯和壳体紧装配。
上述的绝缘片是绝缘且耐电解液腐蚀的PP材料。
使用方法如下:将电芯带夹具放入定位工装夹具固定夹紧,顺着极耳方向,放入绝缘片,使绝缘片和电芯上部紧贴,绝缘片的凹槽卡住极耳边缘,将其固定在极耳边上,把上盖的极柱底座放入两极耳间,把上盖和电芯极耳用螺栓连接紧固,取下夹具,将电芯用宽胶带包裹牢固,整体电芯放入壳体,电芯和壳体紧装配。
将放入电芯的电池壳体放在注液机里,启动注液机,电解液会沿着绝缘片上的小孔均匀的流入电芯内,有利于SEI膜的形成,缓解电解液对电芯的冲力。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改善了电池的内部结构,减少电芯受力不均的现象。绝缘片上的小孔均匀分布,引导电解液均衡的流入电芯。实现方式简单,不增加设备投资,使用成本低,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绝缘片的示意图。
图中:1.上盖,2.绝缘片,3.小孔,4.壳体,5.电芯,6.极耳,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电芯5,绝缘片2,上盖1,壳体4,绝缘片2上分布均匀的小孔3,绝缘片2和壳体4内的电芯5上部紧贴,绝缘片2的凹槽7卡住电芯5上的极耳6边缘,并固定在电芯5上的极耳6边上,上盖1的极柱底座位于两极耳6间,上盖1和电芯5上的极耳6用螺栓连接紧固,电芯5由宽胶带包裹牢固,整体电芯5位于壳体4内,电芯5和壳体4紧装配。
上述的绝缘片是绝缘且耐电解液腐蚀的PP材料。
使用方法如下:将电芯5带夹具放入定位工装夹具固定夹紧,顺着极耳6方向,放入绝缘片2,使绝缘片2和电芯5上部紧贴,绝缘片2的凹槽7卡住极耳6边缘,将其固定在极耳边6上,把上盖1的极柱底座放入两极耳6间,用螺丝批把上盖1和电芯极耳6用螺栓连接紧固,取下夹具,将电芯5用宽胶带包裹牢固,整体电芯5放入壳体4,电芯5和壳体4紧装配。
将放入电芯的电池壳体放在注液机里,启动注液机,电解液会沿着绝缘片上的小孔均匀的流入电芯内,有利于SEI膜的形成,缓解电解液对电芯的冲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平唐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高平唐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66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腔体滤波器及一种电磁设备
- 下一篇:电化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