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泵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6899.5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4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许光映;韩志;杜燕;刘平波;刘春花;张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F26B21/00 | 分类号: | F26B21/00;B01D53/2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方闻俊;袁忠卫 |
地址: | 316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燥 装置 | ||
1.一种热泵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膜除湿装置(1)、干燥室(2)、浓盐溶液再生器(3a)和热泵系统(6);所述干燥室(2)和膜除湿装置(1)之间通过管路连接形成独立的空气循环回路,所述空气循环回路的管路上设有抽风机(4),所述膜除湿装置(1)和浓盐溶液再生器(3a)之间通过管路连接形成独立的盐溶液再生循环回路,所述盐溶液循环回路上设有溶液泵(5),所述浓盐溶液再生器(3a)用以将稀的盐溶液再生呈浓的盐溶液;所述热泵系统包括第一冷凝器(61)、第二冷凝器(62)和蒸发器(63),其中第一冷凝器(61)设置在空气循环回路中以对进入干燥室(2)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第二冷凝器(62)则设置在盐溶液再生循环回路中以对进入浓盐溶液再生器(3a)的稀盐溶液进行预加热,所述蒸发器(63)设置在盐溶液再生循环回路中以对经浓盐溶液再生器(3a)再生后的浓盐溶液进行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凝器(61)中的冷凝管设置在第一箱体(7a)内形成对进入干燥室(2)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的气体加热器(8),该第一箱体(7a)上设有进气端(81)和出气端(82);所述第二冷凝器(62)中的冷凝管设置在第二箱体(7b)内形成进入浓盐溶液再生器(3a)的稀盐溶液进行预加热的溶液加热器(9),第二箱体(9)内还设有第一螺旋管(91);所述蒸发器(63)的蒸发管设置在第三箱体(7c)内形成对经浓盐溶液再生器(3a)再生后的浓盐溶液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10),第三箱体(7c)内还设有第二螺旋管(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室(2)的出气口(21)通过出气管路(15)与膜除湿装置(1)中的进气端(11)连通,所述抽风机(4)设置在出气管路(15)上,所述干燥室(2)的进气口(22)通过进气管路(16)与气体加热器(8)的出气端(82)连通,而膜除湿装置(1)中的出气端(12)通过进气管路(15)与气体加热器(8)的进气端(81)连通;所述膜除湿装置(1)中的出液端(13)通过出液管路(17)与溶液加热器(9)中第一螺旋管(91)的一端连通,第一螺旋管(91)的另一端通过出液管路(17)与浓盐溶液再生器(3a)的进液端(31)连通,所述溶液泵(5)设置在进液管路(17)上,所述浓盐溶液再生器(3a)的出液端(32)通过进液管路(18)与冷却装置(10)中第二螺旋管(101)的一端连通,第二螺旋管(101)的另一端通过进液管路(18)与膜除湿装置(1)中的进液端(14)连通;所述热泵系统(6)中压缩机(66)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气体加热器(8)中第一冷凝器(61)的制冷剂进口端(611)连通,气体加热器(8)中第一冷凝器(61)的制冷剂出口端(612)通过管道与溶液加热器(9)中第二冷凝器(62)的制冷剂进口端(621)连通,溶液加热器(9)中第二冷凝器(62)的制冷剂出口端(622)通过管道经由节流阀(64)与蒸发器(63)的输入端(631)连通,蒸发器(63)的输出端(632)经由管路与压缩机(66)的进口端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泵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63)和压缩机(66)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干燥过滤器(65)。
5.一种热泵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膜除湿装置(1)、干燥室(2)、反渗透装置(3b)和热泵系统(6);所述干燥室(2)和膜除湿装置(1)之间通过管路连接形成独立的空气循环回路,所述空气循环回路的管路上设有抽风机(4),所述膜除湿装置(1)和反渗透装置(3b)之间通过管路连接形成独立的盐溶液再生循环回路,所述盐溶液循环回路上设有溶液泵(5),所述反渗透装置(3b)用以将稀的盐溶液再生呈浓的盐溶液,反渗透装置(3b)的淡水出口通过出水管(33)引出;所述热泵系统包括第一冷凝器(61)和蒸发器(63),其中所述第一冷凝器(61)设置在空气循环回路中以对进入干燥室(2)内的空气进行加热,所述蒸发器(63)设置在盐溶液再生循环回路中以对反渗透装置(3b)再生后的浓盐溶液进行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689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LED日光灯结构
- 下一篇:一种酒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