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毁式注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8385.3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1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潘贤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梁相 |
主分类号: | A61M5/50 | 分类号: | A61M5/50;A61M5/315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南方商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5 | 代理人: | 白家驹 |
地址: | 3257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毁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射器,具体涉及自毁式注射器,属于IPC分类A61M5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毁式注射器是使用后能防止重复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产品,种类多样,在注射完毕后,依赖手工或机械力量,使推杆不能从针筒内抽出,达到自锁,或者活塞的密封性能被破坏,或者注射器的推杆能被推断,最终达到防止重复利用的目的。
目前有一种自毁式注射器是通过推杆设折断点来实现的,这种注射器在自毁时,需要将推杆拉回到注射器吸收满注射液时的状态,然后将推杆的杆芯折断,这样使得推杆的杆头没有杆芯推拉而在达到自毁目的,但是,这种情况下针筒时的注射液还会有残留,或者自毁时杆芯折断会连接杆头脱离出针筒,自毁不够方便,实用性不佳,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了为解决设有折断点的自毁式注射器自毁不够方便、实用性不佳、有缺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自毁式注射器,包括针筒、放置于针筒内的推杆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杆体上设有折断点,在靠近推杆杆体端部的推杆杆体上设有一圈凹槽使推杆杆体端部形成一凸帽。
所述凸帽在推杆杆体与针筒匹配时暴露于针筒外。
所述折断点由组成推杆杆体的杆芯部分的叉形芯头与杆头部分的板状尾片之间通过若干突刺或凸块连接而成。
所述针筒端部可套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设螺纹。
通过带有螺纹的螺口式连接套所述针筒可与输液设备固定连接,起到稳固定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自毁式针筒,通过固定推杆杆体端部的凸帽用力将推杆杆体拉出即可从折断点上折断,使用方便,自毁彻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推杆杆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阐述。
参阅图1、图2,自毁式注射器,包括针筒(1)、放置于针筒(1)内的推杆杆体(2),所述推杆杆体(2)上设有折断点(3),在靠近推杆杆体(2)端部的推杆杆体(2)上设有一圈凹槽(4)使推杆杆体(2)端部形成一凸帽(5)。
通过固定凸帽(5),折断点(3)断开,可以方便的完成自毁,自毁彻底,实用性强。
所述凸帽(5)在推杆杆体(2)与针筒(1)匹配时暴露于针筒(1)外。
这样,在打完药剂即推杆杆体(2)推至针筒(1)的最末端时,通过外置设备可以很好的固定住凸帽。
所述折断点(3)由组成推杆杆体(2)的杆芯部分(6)的叉形芯头(7)与杆头部分(8)的板状尾片(9)之间通过若干突刺(10)或凸块(图未标)连接而成。
所述针筒(1)端部可套有连接套(11),所述连接套(11)内设螺纹。通过带有螺纹的螺口式连接套(11)所述针筒(1)可与输液设备固定连接,起到稳固定作用,相对于现有直口的连接套,设计上更加合理,且不需要稳定时可取下连接套(1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通过针筒(1)端部套置的连接套(11)与外部的设备连接后,针筒正常使用,使用完了之后,通过外置连接的结构将凸帽抓固,用手拉推杆杆体(2),因推杆杆体(2)由杆芯部分(6)和杆头部分(8)组成,为此两者之间的折断点在外力的作用力,突刺(10)很容易就断开,从而使杆芯部分(6)与杆头部分(8)分离,达到了针筒自毁的目的。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针对本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而言,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都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梁相,未经李梁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83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结核内科用防污染吸气装置
- 下一篇:自体脂肪移植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