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捕蚊台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8479.0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2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顾彬腾;宋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彬腾;宋丽霞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1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台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台灯,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捕捉蚊虫的台灯。
背景技术
炎炎夏日的夜晚,最让人烦心的莫过于恼人的蚊子。它们无处不在,时常能听到那嗡嗡的叫声,但很难被人发觉,即使看见了,却也很难消灭它。现在灭蚊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以药物杀蚊,这种方法虽然效果不错,但是对人体健康总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长期使用,使蚊子产生抗药性,效果大打折扣;另一类是专业捕蚊工具,如灭蚊灯,但其在捕杀蚊子时或多或少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对生活造成一定干扰,最重要的是作为专业捕蚊工具,在没有蚊虫时,基本毫无用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闲置状态,使用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全年使用的捕蚊设备,既不影响身体健康,又不会有任何干扰,而且还能全年使用,一举多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是基于蚊虫喜好灯光这一特性而设计的,我们经常发现那些使用久的吊灯里面会有很多蚊虫的尸体就是这个原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捕蚊台灯,包括支撑架、灯罩、灯管,所述灯罩的上部大于所述灯罩的下部,所述灯罩的下部设有一个凹坑,凹坑顶部设有一个透网,所述灯管设置在灯罩底部,位于灯罩外壁和凹坑壁之间。灯罩上部大于灯罩的下部,使其整体呈现倒梯形,当蚊虫进入到灯罩内部后,依据蚊虫的飞行习惯会不停的在两个灯罩顶部端角徘徊,大大降低其逃脱可能性;灯罩下部设置的凹坑,主要是使蚊虫飞入到底部后,根据其飞行特性,使其能够更快的被引导进入灯罩内部;凹坑顶部设置的透网,透网网眼较大,既能保证蚊虫进入灯罩内部,又能起到阻碍内部蚊虫飞出来;灯管设置在灯罩外壁和凹坑壁之间,一来可以诱使蚊虫更快进入凹坑,二来可以使灯罩内精力旺盛的蚊虫被吸引在灯罩壁和凹坑壁间,减少蚊虫逃跑可能性。
这一结构的台灯,不仅能够用于正常照明,同时,还能有效的诱杀蚊虫,简单实用,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台灯的主视剖面结构图
图2是沿A-A的剖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和2可知,一种捕蚊台灯,包括支撑架1、灯罩2、灯管3,所述灯罩2的上部大于所述灯罩2的下部,所述灯罩2的下部设有一个凹坑4,凹坑4顶部设有一个透网5,所述灯管3设置在灯罩2底部,位于灯罩2壁和凹坑4壁之间。
这种台灯使用久后,灯罩2内部必然会聚集大量蚊虫尸体,既会影响照明效果,还不卫生。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在灯罩2顶部设置有一个端盖6,这个端盖6可拆卸,这样就可以轻松将内部的蚊虫尸体倒出来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彬腾;宋丽霞,未经顾彬腾;宋丽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84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腰腹肌锻炼器
- 下一篇:一种低温辐射电热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