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钥匙灯功能的门铃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9011.3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6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桂;陈群;陈风;卢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星网视易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3/10 | 分类号: | G08B3/10;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钥匙 功能 门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铃,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钥匙灯功能的门铃。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普通门铃产品能够实现如下应用功能:主要是针对客人来访情况下,客人按压门铃后,业主可以在房间里面听到门铃声音,从而来开门;目前升级版的可视门铃产品能够实现如下应用功能:主要是针对客人来访情况下,业主可以在房间里面同门外来访的客人进行音视频通话。目前在数字家居市场中存在这样一种需求场景:业主晚上回家的时候,需要从外面进入到房间里面时,如果楼道灯坏了或者在没有安装楼道灯的场合,或者楼道灯较暗的场合,业主的房间大门周围环境光线阴暗,业主开门的时候由于没有灯光,会看不见大门钥匙孔的准确位置而较难准确找到钥匙孔开门,由此而造成开门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钥匙灯功能的门铃,在现有的门铃基础上集成了钥匙灯功能,实现了房间门口光线较暗时,门铃提供灯光照射钥匙孔,方便业主准确找到钥匙孔开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钥匙灯功能的门铃,其中,所述门铃包括钥匙灯电路,该钥匙灯电路包含光敏电阻模块、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模块、钥匙灯电路模块、 MCU模块以及电源模块,所述光敏电阻模块、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模块、钥匙灯电路模块均与MCU模块相连接,所述光敏电阻模块、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模块、钥匙灯电路模块、 MCU模块均与所述电源模块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VCC5V和电源VCC3V,电源VCC5V为5V外接电源,电源VCC3V为由所述5V外接电源通过LDO电路转换而来的3.3V转换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光敏电阻模块11包括上拉电阻R112、光敏电阻R113、电阻R33,上拉电阻R112的一端与电源模块中的电源VCC3V连接,R112的另一端和光敏电阻R113的一端连接以及与电阻R33的一端连接,R113的另一端与信号地连接,R33的另一端再连接到MCU模块的第26引脚,上拉电阻和光敏电阻两者之间的分压信号连接到MCU模块,用于判断周边环境的亮度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控制芯片,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控制芯片上设有一用于输出中断信号的管脚,该管脚连接到MCU模块的一管脚,以便通过该中断信号判断是否有人经过。
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模块包括热释电红外传感器U9、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控制芯片JP2、电阻R96、电阻R101、电容C80、电阻R92、电容C76、电阻R87、电阻R88、电阻R89、电阻R99,热释电红外传感器U9的第14管脚连接到电阻R96的一端,电阻R96的另一端连接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控制芯片JP2的IR管脚,另一端还连接到电阻R101的一端以及电容C80的一端,电阻R101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80的另一端均与信号地连接;JP2的VCC管脚连接电阻R92的一端,电阻R9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76的一端以及电阻R87的一端,电容C76的另一端连接到信号地,电阻R87的另一端与电源模块16中的电源VCC3V连接,JP2的GND管脚与信号地连接;U9的第9管脚连接到电阻R88的一端,电阻R88的另一端与电源模块16中的电源VCC3V连接,U9的第8管脚连接到电阻R89的一端,电阻R89的另一端与电源模块16中的电源VCC3V连接,U9的第2管脚输出中断信号IR_INT并连接到电阻R99的一端,电阻R99的另一端连接到MCU模块的第10管脚。
进一步地,所述钥匙灯电路模块包括至少一个钥匙灯电路单元,所述钥匙灯电路单元包括控制信号和钥匙灯,所述控制信号的输入端与MCU模块的一管脚连接,控制信号的输出端与钥匙灯连接,用于控制LED灯的开启或者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星网视易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星网视易信息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90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