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1/2光亮铝管式RF同轴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0083.X | 申请日: | 2013-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1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何孙益;简裕利;韩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马天屹通信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18 | 分类号: | H01B11/18;H01B7/02;H01B7/04;H01B7/17;H01B13/01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 |
地址: | 3113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光亮 铝管式 rf 同轴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号传输线,具体是一种同轴电缆。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基站内通常采用皱纹状RF同轴电缆来连接各种设备。皱纹状RF同轴电缆中的屏蔽层一般用皱纹铜管或铝管制成,不仅屏蔽效果出色,可有效保证电缆的传输性能,而且具有较好的弯曲能力,适合在各种环境中铺设。但由于皱纹结构会增大电缆的重量,并导致制造成本偏高,因此还有待进一步地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1/2光亮铝管式RF同轴电缆,该电缆应具有较好的传输性能和弯曲能力,并具有制造成本低和重量轻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1/2光亮铝管式RF同轴电缆,包括由内而外依次同轴包敷在内导体上的绝缘层、屏蔽层以及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包括由内而外依次同轴包敷的内皮层、发泡层以及外皮层;所述屏蔽层为光滑铝管。
所述内导体为铜包铝导体。
所述外皮层为低密度PE制成。
所述护套为PE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光滑铝管代替皱纹铜管或铝管来作为屏蔽层,不仅可以减少生产步骤(皱纹铜管或铝管的轧纹工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制造成本,而且还能大大减轻电缆的重量;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绝缘层为多层结构复合而成,这样就能扩大电缆的直径以增加屏蔽层的柔软度,从而达到提升电缆弯曲能力的效果,以便于电缆的铺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1/2光亮铝管式RF同轴电缆,主要包括由内而外依次同轴包敷在内导体1上的绝缘层、屏蔽层3以及护套4。
其中:内导体为铜包铝导体制成;绝缘层为采用“皮-泡-皮”结构的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材料制成,包括由内而外依次同轴包敷的内皮层2-1、发泡层2-2以及外皮层2-3;内皮层通过由低密度PE与EAA组成的混合料(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制成,其厚度一般为0.05mm左右;发泡层通过由高密度PE、低密度PE和成核剂组成的混合料制成;外皮层为低密度PE制成,其厚度一般为0.05mm左右;屏蔽层为光滑铝管,一般采用光滑铝带材料通过氩弧焊焊接而制成;护套为PE制成(通常选择黑色PE材料),耐候性优良。
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步骤如下:
1、制作内导体:先将整卷的铜包铝盘安装到主动放线架上,经钨钢拉丝模拉拔定径至
2、制作绝缘层:
先将拉丝定径好的内导体穿入内皮层挤出机(的挤出机)的机头内,内皮层材料通过挤压模具将均匀地包覆到内导体表面;
再将包覆内皮层的内导体穿入主机机头内,挤出形成绝缘层和外皮层(绝缘层和外皮层采用双层共挤模式制造,共用一台挤出机);主机机头为“泡-皮”双层共挤的机头,利用此机头可以同时包覆绝缘层和外皮层。
3、制作屏蔽层:在外皮层表面均匀包覆一层由光滑铝带经过成型模具和氩弧焊机形成的光滑铝管,最后经钨钢拉丝模拉拔至设计尺寸;为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弯曲性能,在制备屏蔽层时,还需要特别控制屏蔽层与绝缘层的间隙(间隙距离要求控制在0.05mm以内),并且经钨钢拉丝模拉拔后要达到完全密封的效果;另外,制备屏蔽层所用的光滑铝带必须经过退火处理,以确保光滑铝带的柔软性。
4、制作护套:采用耐候性优良的黑色PE材料,将制作好屏蔽层的电缆通过挤塑模具一次成形后包敷上护套。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及性能指标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马天屹通信线缆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马天屹通信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00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道路限高架的前置活动摆臂式检测报警系统
- 下一篇:预防蜂群逃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