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管式水下曝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0300.5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4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叶青;方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青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3/12;C02F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43032 安徽省马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管 水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下曝气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管式水下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处理工艺中,曝气设备是给水生物预处理、污水生物处理的关键设备。曝气设备的功能是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通过曝气装置将空气中的氧气转移到曝气池的液体中,以供给好氧生物新陈代谢所需要的氧量,同时将池内的水体进行充分的均匀混合,达到生物处理的目的。
现有技术的常用曝气设备主要分为表面曝气设备、鼓风曝气设备、水下曝气设备、纯氧曝气设备和深井曝气设备。在曝气池中,底层水是阳光不足、透明度较小的水体,底层水中藻类的光合作用在白天也不能正常进行,底层溶氧量比表层少很多,所以曝气池的底部是最缺氧而且急需供氧的部位,现有技术中的水下曝气设备是在水体底层或中层冲入空气,与水体充分均匀混合,完成氧从气相到液相的转移,并具有搅拌的功能。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598999Y,公开日是2004年1月14日,发明名称为搅拌式水下曝气器,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搅拌式水下曝气器,包括设有与压缩机排气管连接管接头的输气管和支架,曝气头由转子和分布在其上的曝气管构成,各曝气管上均设有出气孔,支架上安装有电机,曝气头的转子一端与电机固定连接,转子的另一端连接输气管;其原理是将压缩空气在曝气头随高速旋转状态下喷入水中的,喷入水中的压缩气体瞬时被旋转曝气管打散,以此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其不足之处在于曝气孔容易堵塞,需要提供额外的电机,一方面需要提供额外的电能,另一方面池底环境复杂,电机的维护成本会比较高,而且不能对池底产生较大范围的搅动,会使得池底只有在靠近曝气口的局部范围内氧浓度较高,其他部位的氧浓度依然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水下曝气装置对曝气池底搅拌能力弱,供氧强度低,曝气孔易堵塞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双管式水下曝气装置。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管式水下曝气装置,包括压缩机、输气管和曝气头,曝气头包括直径不相等的外管和内管,上述的外管套在内管的外部,曝气头的上端设有曝气口,曝气头的下端与输气管相连接,在曝气口的上方设置有一个挡气板,压缩机的排气管通过输气管分别与外管、内管相连接;所述内管管内的下部设置有竖直排列的微孔管,微孔管长度为曝气头总长度的1/3~3/4,内管管内的上部中心线位置上设置一个中心轴,挡气板滑动套合于上述中心轴,该中心轴顶端设置有挡块。
优选地,所述挡气板的纵向截面为“T”形,沿其竖直中心线方向开有一个通孔,该通孔与中心轴相配合且通孔的孔径大于中心轴的直径2~4mm。
优选地,所述外管和内管分别由两套压缩机供气,可以自由调节供氧能力和搅拌能力的大小。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水下曝气装置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管式水下曝气装置,曝气设备的曝气头由直径不相等的外管和内管组合而成,两个管路不共用同一套压缩机,可以通入不同的气体,内管中可通入纯氧,提高氧浓度梯度,加强供氧,外管中可通入流速较大空气,加强池底的搅拌能力;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管式水下曝气装置,内管管内的下部设置有紧密排列着的微孔管,与气石或其他曝气管相比,微孔管产生的气泡要小得多,气泡越小,气液接触面越大,在水中的滞留时间越长,增氧效果越好;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管式水下曝气装置,曝气头上部设置的挡气板的纵向截面为“T”形,其下端可以伸入内管中,曝气设备在工作时挡气板将会被气流顶开而形成一个曝气口,极大的扩大了对池底的搅拌能力和搅拌范围,可以使得曝气池底部的细菌及其他各相物质处于悬浮状态,曝气设备停止工作时,挡气板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封闭曝气口,可以有效防止池底污泥堵塞微孔管;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管式水下曝气装置,其内管和外管分别由两套压缩机进行供气,可以分别调节供氧能力和搅拌能力的大小,节省电能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管式水下曝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曝气头的剖视图。
图中的各部件标号:
1-外管;2-内管;3-挡气板;4-微孔管;5-中心轴;6-曝气口;7-输气管;8-曝气头;9-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特点及功效,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青,未经叶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03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