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物质遗产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0481.1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8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申旺;孙振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瀚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19/00 | 分类号: | G08C19/00;H04B3/54;H04L27/227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026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质 遗产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质遗产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的物质遗产监测系统,如图1所示,一般包括设置于控制端的通信终端1和供电设备2,以及与所述控制端远程连接的监测终端3。
现有的,所述通信终端1和所述监测终端3之间,普遍地使用串口信号线4进行交互通信。这使得在控制端和监测终端3之间,必须要布置串口信号线4和电力线5,才可使监测终端3正常工作,布线数量较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质遗产监测系统,其通过电力线实现通信终端和监测终端之间的交互通信,减少了控制端和监控设备之间的布线数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物质遗产监测系统,其包括:通信终端、供电设备,以及与所述供电设备通过电力线电性连接的监测终端,其中,
所述物质遗产监测系统还包括:
载波加载装置,所述载波加载装置接收所述通信终端发送的数字信号,以将所述数字信号加密并转换为载波信号后,加载于所述电力线中;
载波接收装置,所述载波接收装置接收所述载波信号,以将所述载波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解密后,输出至所述监测终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信终端和所述载波加载装置通过串口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监测终端和所述载波接收装置通过串口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载波加载装置包括:
电平转换模块,所述电平转换模块与所述通信终端通过串口电性连接,以接收所述数字信号,并将所述数字信号进行降压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数字信号降压为TTL电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载波加载装置包括:
加密模块,所述加密模块对所述数字信号进行加密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载波加载装置包括:
加密模块,所述加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平转换模块,以对所述电平转换模块输出的降压后的数字信号进行加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载波加载装置包括:
调制模块,所述调制模块与所述加密模块电性连接,以接收所述加密模块输出的加密后的数字信号,并将加密后的数字信号转换为载波信号,加载于所述电力线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载波信号为BPSK载波信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物质遗产监测系统包括:
与所述供电设备电性连接的滤波器,所述滤波器设置于所述供电设备和所述载波加载装置之间。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控制端和监测终端之间只需要布置电力线,即可实现数据传输和供电的双重效果,布线少,布线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工业系统布线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物质遗产监测系统的系统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载波加载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载波接收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输入或输出调制模块的数字信号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输出或输入调制模块的载波信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因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物质遗产监测系统包括通信终端10、供电设备20,以及与所述供电设备20通过电力线60电性连接的监测终端30。一般地,该通信终端10和该供电设备20是设置于控制端。该监测终端30是设置于工作端。例如,该通信终端10和该供电设备20设置在一个统一的管理中心,该监测终端30设置在物质遗产内。
通过该通讯终端10,可远程地操作/设定所述监测终端30。通过该供电设备20,可向所述监测终端30供电。
该物质遗产监测系统还包括:载波加载装置40和载波接收装置50。优选地,该连接在供电设备20和监测终端30的电力线,经过所述载波加载装置40和载波接收装置50,并为所述载波加载装置40和载波接收装置50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瀚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瀚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04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医用吊桥的双滑轮轨道机构
- 下一篇:新型医用吊桥横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