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1268.2 | 申请日: | 2013-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2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海;徐中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烟。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市场上的电子烟都包括电池组件1和雾化器2两部分,所述雾化器2设置在所述电池组件1上。所述雾化器2里面储存有烟油和使烟油雾化的发热丝组件6,所述电池组件1上设有连接电极Ⅰ4。在现有技术中,为保证所述电池组件1和雾化器2在连接后有良好的接触导电性能,所述电池组件1和雾化器2在连接时,都是采用较为复杂的连接方式,如:螺丝连接。但现有技术中这种复杂的连接方式,使得所述电池组件1和雾化器2在拆卸更换时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组件和雾化器之间可方便拆卸的电子烟。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烟,包括雾化器和电池组件,所述雾化器与所述电池组件的连接是通过磁力的吸合进行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中所述雾化器与所述电池组件的连接是通过磁力的吸合进行连接,所以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复杂连接方式时存在拆卸不方便的问题,使其在拆卸更换使用的过程中变得更方便。又由于这种吸合的连接方式相比现有技术中其他的连接方式而言更具趣味性,所以商户在推广该款产品时,更具卖点。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电池组件上设置有磁体,所述磁体设置在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雾化器连接的连接端,所述雾化器的连接头为可被磁化、并可导电的材料制成。
更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磁体为永磁体,所述雾化器的连接头为铁质材料制成。
优选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磁体的周围设置有可磁化元件,所述可磁化元件中设有容置所述连接头的容置空间。
更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雾化器和所述电池组件的连接端都不设置螺纹结构。
更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述雾化器与所述电池组件采用插拔方式连接。
更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池组件上的连接电极包括顶针和弹簧,在外力作用下所述弹簧使得所述顶针做往复的伸缩运动。
优选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雾化器的连接端都设置有磁体。
优选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雾化器的储油空间不设置储油棉。不设置储油棉可以防止,所述储油棉长时间在烟油中浸泡发生化学反应,影响烟油的雾化口味。
本发明中的其它有益效果,还将在具体实施例中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池组件和雾化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电池组件和雾化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电池组件和雾化器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电池组件和雾化器的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电池组件和雾化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电池组件和雾化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分结构的标注说明:
1-电池组件、2-雾化器、3-容置空间、4-电极Ⅰ、5-电极Ⅱ、6-发热丝组件、7-连接头、7’-连接头Ⅱ、8-可磁化元件、9-顶针、10-磁体、11-弹簧、12-绝缘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部分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可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一
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烟,其包括电池组件1、雾化器2。所述雾化器2中设置有发热丝组件6,所述雾化器2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电池组件1相连接的连接头7,所述雾化器2与所述电池组件1的连接是通过磁力的吸合进行连接。在现有技术中,所述连接头7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电池组件1中与所述雾化器2的连接处设有内螺纹。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2与所述电池组件1的连接不采用螺纹连接,所述雾化器2与所述电池组件1采用插拔方式连接。即:所述连接头7的外表面设置成平滑的结构,所述电池组件1中与所述雾化器2的连接处也设成平滑的结构。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在加入本发明创造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雾化器2与所述电池组件1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螺纹的连接方式。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电池组件1上与所述雾化器2的连接端设置有磁体10,所述连接头7由可被磁化、并可导电的材料制成,如铁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12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三维钻床钻削头机构
- 下一篇:薄壁筒类零件自动胀芯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