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拟工况条件下电池性能的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1790.0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7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燕梅;林立成;卢涛;余玫琳;陈晓冰;黄长顽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23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工况 条件下 电池 性能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装置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模拟工况条件下电池性能的测试装置,其通过准确模拟整车各种工况状态,使得测出的动力电池参数更接近于电池的实际性能表现。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是作为驱动源的动力电池,电池成组绝不是单体电池的简单叠加,其中涉及很多的复杂技术。电池成组设计的试验和检测环节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需要一套标准去评价电池成组的基本性能和安全性。
动力电池是以成组的形式装配到整车上的,电池究竟能不能用、好不好用、安全性能否保证以及性能是否稳定等,都需要通过对电池成组的检测来试验证明。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上述需求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拟工况条件下电池性能的测试装置,其可准确模拟电池的各种工况,使测出的数据更加接近实际工况值。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模拟工况条件下电池性能的测试装置,其中,包括电池模拟测试设备、监控PC设备以及数据采集系统,该电池模拟测试设备与安装有电池管理系统主控模块和从控模块的被测电池组通过动力线相连,该电池模拟测试设备还通过监控PC设备与数据采集系统相连,该数据采集系统与被测电池组相连。
进一步,该电池模拟测试设备的型号为EVT/BS250-750-2。
进一步,该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一可插拔式端子和第二可插拔式端子,该动力线则包括第一动力线和第二动力线,该第一动力线一端与被测电池组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可插拔式端子相连;该第二动力线一端与电池模拟测试设备相连,另一端与第二可插拔式端子相连,该第一可插拔式端子与第二可插拔式端子可插拔式相连。
进一步,该测试装置还包括可调高度的支架,该动力线固定在支架上。
进一步,该测试装置还包括用于测试被测电池组表面温度变化情况的红外测温仪。
进一步,该测试装置还包括用于测试被测电池组工况运行状态下内阻变化情况的内阻测试仪。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模拟工况条件下电池性能的测试装置,其通过将安装有电池管理系统主控模块和从控模块的被测电池组与电池模拟测试设备相连,再利用监控PC设备以及数据采集系统,如此利用该电池模拟测试设备,可以设置各工况的功率和时间等充放电步骤,测出电池组的性能表现,诸如电池电压、电流、单体电压、单体温度等参数随着功率和时间的变化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拟工况条件下电池性能的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池模拟测试设备与被测电池组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
电池模拟测试设备 1 监控PC设备 2
数据采集系统 3 被测电池组 4
主控模块 41 从控模块 42
动力线 5 第一动力线 51
第二动力线 52 红外测温仪 6
内阻测试仪 7 第一可插拔式端子 81
第二可插拔式端子 8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模拟工况条件下电池性能的测试装置,包括电池模拟测试设备1、监控PC设备2以及数据采集系统3,该电池模拟测试设备1与安装有电池管理系统主控模块41和从控模块42的被测电池组4通过动力线5相连,该电池模拟测试设备1还通过监控PC设备2与数据采集系统3相连,该数据采集系统3与被测电池组4相连。具体地,该电池模拟测试设备1的型号为EVT/BS250-750-2。对于该动力线5,其可以直接固定在一个可调高度的支架上。
这样,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安装有电池管理系统主控模块41和从控模块42的被测电池组4与电池模拟测试设备1相连,再利用监控PC设备2以及数据采集系统3,如此利用该电池模拟测试设备1,可以设置各工况的功率和时间等充放电步骤,测出电池组的性能表现,诸如电池电压、电流、单体电压、单体温度等参数随着功率和时间的变化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17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控式屏幕的触摸检测方法、装置及触控式屏幕
- 下一篇:电容式触控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