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储水式光波电热水器内装式导流循环光波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2410.5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0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永道 |
主分类号: | F24H1/20 | 分类号: | F24H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张浩宇 |
地址: | 550002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水 光波 电热水器 内装式 导流 循环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水器,特别是一种储水式光波电热水器内装式导流循环光波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电热水器而言,使用安全、加热效率高是其必须具备的两大技术指标。传统的储水式电热水器所用的发热体都是采用在金属管内放置发热丝,并在发热丝周围用氧化镁粉作电绝缘填充物而构成,这种发热体对水的加热方法,都是把上述结构的金属发热体直接放入水中对水进行加热。上述的这种发热体和加热方法,存在着发热体漏电、结垢、过热损坏而造成的使用不安全问题。为防止漏电造成的不安全,目前的热水器大多数必须接“地线”使用,接地线使用不但带来用电环境可能使“地线”带电而造成危害,而且中国的实际情况是大多数的用电环境没有地线或地线不符合规范,使接地已经成为形式,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目前的储水式电热水器大多数采用发热体固定的方式对水进行加热,这种加热方式存在水的加热死角,因发热体与水的接触面积太小,而且是静态水的加热方式,因此只能靠水的比重差形成自然对流加热,不但水的热传递效率低,加热时间长,加热效率低而且加热不均匀,发热体与水的接触面水温极高,加速发热体表面结垢。发热体结垢后使得发热体的热效率变低,严重结垢会使发热体过热破裂,进水漏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储水式光波电热水器内装式导流循环光波加热装置,该装置能实现水和电完全分离,无需接地线,不漏电而且加热效率高,加热均匀。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储水式光波电热水器内装式导流循环光波加热装置。由导流外壳、固定座以及装在导流外壳内的加热组件构成,导流外壳与加热组件装在固定座上,固定座安装在储水箱内;在导流外壳与加热组件之间为加热通道,在导流外壳与储水箱内壁之间为冷水循环通道。
上述的储水式光波电热水器内装式导流循环光波加热装置,在所述的导流外壳底部有冷水进口,在导流外壳的顶部有热水出口。
前述的储水式光波电热水器内装式导流循环光波加热装置,所述的加热组件由卤素光波管、绝缘套管和导热管构成,卤素光波管插入在绝缘套管中,绝缘套管插入在导热管中。
前述的储水式光波电热水器内装式导流循环光波加热装置,所述的绝缘套管是石英玻璃套管或其他绝缘管,导热管为不锈钢管、紫铜管或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导热管。
前述的储水式光波电热水器内装式导流循环光波加热装置,所述的加热组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一组,或者两组以上(含两组)。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内装式结构设计,加工制作简便,生产成本低,有利于传统储水式电热水器改造。本实用新型对水的加热方式,采用自动循环过水加热,属动态水加热,加上导流外壳的导流作用,可使冷热水循环阻力很小,流速快,大大加大了导热管与冷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热交换效率,加热效率高,加热速度快且加热温度较均匀,在过水吸热下,热传递速度快,导热管的表面温度相对较低,有利于导热管的防垢。而且卤素光波管属即热式发热体,通电即全功率发光辐射,加热迅速,热功率稳定,不氧化,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采用卤素光波管作为加热组件的热源器件,其外壳采用熔凝石英玻璃制成,耐高温,耐高电压,是一种具有高绝缘外壳的发热体,不存在漏电。为保障安全,本实用新型在卤素光波管与导热管之间还设置了绝缘套管进行再隔离,大大提高了绝缘等级,安全性得到了充分保障,因而根本不存在漏电问题,不用接地线使用,无需使用常规的接地保护装置,不存在因用电环境而导致地线带电造成危害。本实用新型采用卤素光波管作为发热源并插入在导热管内的石英玻璃套管中使用,为内加热方式,不会造成光泄漏,光热转换效率高。而且便于更换卤素光波管,维护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热效率高,无漏电问题,无需常规的接地保护装置,使用安全可靠,并且采用内装式结构设计,加工制作简便,生产成本低,有利于传统储水式电热水器改造,容易普及,是一种新型的储水式电热水器加热装置,为储水式电热水器的结构革新换代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代表了未来电热水器的发展方向和潮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永道,未经李永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24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