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推车偏心式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3808.0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4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蔡军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小小恐龙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9/18 | 分类号: | B62B9/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4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车 偏心 减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推车偏心式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婴儿推车是一种很常见的儿童用具,可以载着婴儿到户外活动,它通常包括车架及车轮,车架通过支脚安装在车轮上。现有的婴儿推车,支脚是直接装在车轮的轮轴上,以多个连接点与轮轴固定,这种结构没有减震功能,地面的震动直接传给车架,会使其中的婴儿有不适感。有些虽然带有避震机构,是将避震机构设置在轮叉内,当车轮在凹凸不平的路面行驶而上下震动时,避震机构可将车轮的震动转换为自身的弹性势能,但这种避震机构的结构复杂,安装麻烦,而且减震效果比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推车偏心式减震装置。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推车偏心式减震装置,包括车架和设置于所述车架下部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和车轮之间通过悬臂减震机构进行连接;所述悬臂减震机构包括下端与车轮通过中心转轴轴连接的第一悬臂、减震弹簧和与车架连接的第二悬臂,所述第一悬臂的上端和第二悬臂的左端通过连接轴轴连接形成可沿连接轴旋转的折弯结构;所述减震弹簧一端连接第二悬臂的右端,另一端连接第一悬臂的下端。
所述的推车偏心式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第二悬臂和减震弹簧相连形成三角形结构。
所述的推车偏心式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弹簧竖直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推车偏心式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成50-100度夹角设置。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推车偏心式减震装置,车轮的震动通过中心转轴传递给第一悬臂和减震弹簧,经过减震弹簧震动转换为自身的弹性势能,使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夹角沿连接轴产生细微的变化,与第二悬臂上侧连接的车架的震感明显大幅度减弱,将力基本分解后使婴儿车中的婴儿感觉不到路面的颠簸,减震效果达到最佳,大大提高了婴儿乘坐的舒适度;而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推车偏心式减震装置,包括车架1和设置于所述车架1下部的车轮2,所述车架1和车轮2之间通过悬臂减震机构3进行连接;所述悬臂减震机构3包括下端与车轮2通过中心转轴4轴连接的第一悬臂5、减震弹簧7和与车架1连接的第二悬臂6,所述第一悬臂5的上端和第二悬臂6的左端通过连接轴8轴连接形成可沿连接轴8旋转的折弯结构;所述减震弹簧7一端连接第二悬臂6的右端,另一端连接第一悬臂5的下端。 所述第一悬臂5、第二悬臂6和减震弹簧7相连形成三角形结构。所述减震弹簧7竖直设置。所述第一悬臂5和第二悬臂6成50-100度夹角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推车偏心式减震装置,车轮的震动通过中心转轴传递给第一悬臂和减震弹簧,经过减震弹簧震动转换为自身的弹性势能,使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夹角沿连接轴产生细微的变化,与第二悬臂上侧连接的车架的震感明显大幅度减弱,将力基本分解后使婴儿车中的婴儿感觉不到路面的颠簸,减震效果达到最佳,大大提高了婴儿乘坐的舒适度;而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小小恐龙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小小恐龙儿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38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装卸车尾座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双轨圆弧形轨道的车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