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高功率窄脉冲1°×60°大视场激光发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4002.3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7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花;张晨钟;姚宏宝;周魁;郝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27/09 | 分类号: | G02B27/09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包海燕 |
地址: | 30019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功率 脉冲 60 视场 激光 发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发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高功率窄脉冲1°×60°大视场激光发射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360°周视激光探测系统需要多支路激光发射,目前多采用多路激光驱动电路设计在一块电路板上,光学装配在探测系统结构上,激光器需长管腿或通过导线连接在电路板上。这种设计的激光发射装置,若一路激光驱动电路故障,需拆下所有激光器,维修电路板后,需重新安装所有激光器,对光学系统进行调试,产品的装配、调试和维修都比较复杂、烦琐,难以保证其测试性和维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技术中的大视场激光发射装置测试性和维修性难以满足技术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小型高功率窄脉冲1°×60°大视场激光发射装置,包括:激光驱动电路、激光器和大视场光学系统;所述激光驱动电路驱动激光器发射激光,大视场光学系统对激光垂直发散角进行扩展、水平发散角进行压缩。
作为优选方案:
所述激光驱动电路,包括电源电路、脉冲信号产生电路、整形电路、前级放大电路、末级驱动电路和储能电路:脉冲信号产生电路产生脉冲方波,整形电路将脉冲方波整形为窄脉冲,前级放大电路将窄脉冲激光进行电流放 大,末级驱动电路将前级放大窄脉冲进一步电流放大,末级驱动电路和储能电路与激光器相连接,使激光器发光瞬间产生脉冲大电流。
所述激光驱动电路还可以设有激光器保护电路,激光器保护电路连接激光器。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
脉冲信号产生电路产生频率为50kHz的脉冲方波,整形电路将脉冲方波整形为脉冲宽度为20ns窄脉冲,前级放大电路采用晶体管或MOSFET管集成驱动芯片,末级驱动电路采用高速MOSFET,储能电路储能电容值在3000pF以下,激光器保护电路采用高压快速二极管,激光驱动电路能够使激光器发光瞬间产生30A的脉冲大电流。
所述大视场光学系统沿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光路方向先后设有三个球面镜和一个柱面镜,大视场光学系统的焦距为2.9mm、数值孔径为0.34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高功率窄脉冲1°×60°大视场激光发射装置,将激光驱动电路、激光器和光学系统进行一体化、小型化设计,一路故障只需对一路进行维修测试,对其他支路不造成影响,装配、调试和维修方便,测试性和维修性得到显著改善;模块化设计缩短了激光器与驱动电路之间的连线,有利于大功率、窄脉冲激光的实现,对脉冲激光电指标的提高大有益处;此外,本实用新型能够降本增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武器装备的可靠性、和保障性,为激光探测系统三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撑,尤其适用于多支路大视场激光探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小型高功率窄脉冲1°×60°大视场激光发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激光器垂直发散光束15°方向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3为激光器水平发散光束40°方向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中,1-激光驱动电路,2-激光器,3-大视场光学系统,4-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小型高功率窄脉冲1°×60°大视场激光发射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小型高功率窄脉冲1°×60°大视场激光发射装置,包括:激光驱动电路1、激光器2和大视场光学系统3,激光驱动电路1驱动激光器2发射激光,大视场光学系统3对激光垂直发散角进行扩展、水平发散角进行压缩,将激光光束整形成1°×60°扇型发射视场。所述激光驱动电路1、激光器2和大视场光学系统3安装于装置壳体4内。
所述激光驱动电路1,包括电源电路、脉冲信号产生电路、整形电路、前级放大电路、末级驱动电路和储能电路。脉冲信号产生电路产生脉冲方波,整形电路将脉冲方波整形为窄脉冲,前级放大电路将窄脉冲激光进行电流放大,末级驱动电路将前级放大窄脉冲进一步电流放大,末级驱动电路和储能电路与激光器2相连接,使激光器2发光瞬间产生脉冲大电流。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激光驱动电路1还设有激光器2保护电路,激光器2保护电路连接激光器2,防止反向电流对激光器2的冲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40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定电缆重型支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蒸汽按摩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