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六速手动纵置变速器挡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4296.X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7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崔剑坤;何广超;惠慧;马明星;宋友成;张志亮;张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爱信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 13106 | 代理人: | 于文顺 |
地址: | 06303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动 变速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六速手动纵置变速器挡位结构,属于汽车变速器挡位布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汽车行业迅猛发展,现市场上各车型搭载的变速器可分为手动变速器(MT),自动变速器(AT),手自一体变速器(AMT),双离合变速器(DCT)以及无级变速器(CVT)。由于自动变速器操作简便省力,驾车安全性高,舒适性好,因此赢得了大部分消费者的青睐,但考虑到价格和驾驶乐趣方面,手动变速器仍然占领了低端车型和一部分高端车型的市场。目前,手动变速器市场以五速为主,主要搭载皮卡、SUV、微车及商务车等。与五挡变速器相比较,六挡变速器(6前进挡1倒挡)换挡更平滑,过渡更平稳,驾驶更舒适;有更多的减速比可以提供更多的输出转速选择,从而可以适应更多的路况和驾驶需求;六挡变速器减小了发动机的负担,具备了更加优秀的节油表现;同时六速变速器拥有更高的车速,更多的驾驶快感。随着科技的发展,消费者对汽车品质及性能的要求更高,六速变速器将成为手动变速器发展的趋势。背景技术的六速手动纵置变速器挡位结构布置不合理,传动效率不高,承载能力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六速手动纵置变速器挡位结构,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与操纵系统的搭载性好,传动效率高,轮系装配合理简便,相同中心距的情况下,承载能力高,解决背景技术中六速变速器挡位布置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六速手动纵置变速器挡位结构,包含六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六个前进挡分别为一挡、二挡、三挡、四挡、五挡和六挡;变速器输入端放在左侧,输出端放在右侧;采用后常啮合的方式,即常啮合齿轮设置在变速器的输出端,倒挡放在输入端;一挡布置在倒挡右侧,二挡布置在一挡的右侧,五挡为直接挡位,六挡与五挡布置在一起,且五挡与六挡的布置位置为六挡在左,五挡在右;三挡与四挡布置在中间部位,三挡放在右侧,四挡排在左侧,紧邻二挡放置;从变速器输入端到输出端,挡位次序分别为倒挡、一挡、二挡、四挡、三挡、六挡、五挡。
变速器的输入端设有输入轴、输出端设有输出轴,输入轴与输出轴通过中间轴连接起来,一挡的一挡齿轮与二挡的二挡齿轮布置在中间轴上,三挡的三挡齿轮、四挡的四挡齿轮、六挡的六挡齿轮布置在输入轴上。
本实用新型挂倒挡时,倒挡惰轮同时与输入轴倒挡齿圈和中间轴倒挡齿轮啮合,通过倒挡惰轮的传递实现旋转的反向。该倒挡布置为常啮合方式,相比滑移惰轮式倒挡换挡方式,换挡舒适性更好,不会出现打齿音,倒挡齿轮为斜齿轮,有效降低了倒挡噪音。当变速器处于一挡或倒挡时,由于一挡或倒挡的速比较大,因此输入轴和中间轴承载的径向力也会非常大,轴的变形也会增大,为减小轴的挠度对齿轮啮合的影响,故将一挡和倒挡布置在靠近左侧轴承的位置,为方便操纵机构布置,将二挡放在一挡对面。五挡为直接挡位,为便于布置操纵机构,将六挡和五挡对面布置,且五挡与六挡的前后顺序为六挡在左,五挡在右,这样操纵机构就免除换向机构的设置。因一挡、二挡和五挡、六挡运转环境比较苛刻,为减小运转时轴的挠度对齿轮啮合的影响,将三挡、四挡布置到一挡、二挡和五挡、六挡之间,考虑换挡方向与五六挡换挡方向保持一致,将三挡放在右侧,四挡放在左侧,四挡紧邻二挡布置。三挡齿轮与四挡齿轮放在输入轴上,增大三挡和四挡同步器系统中同步器齿环的有效半径,同时避免换三挡、四挡时使用换向机构对换挡系统成本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易于布置操纵,速比大的挡位布置在轴承附近,减小轴的挠度对齿轮啮合的影响,布置方式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与操纵系统的搭载性好,传动效率高,轮系装配合理简便,相同中心距的情况下,承载能力高,摆脱了背景技术中变速器挡位布置对操纵系统布置与扭矩提升的限制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中:输入轴1、输入轴倒挡齿圈2、输入轴一挡齿圈3、输入轴二挡齿圈4、四挡齿轮5、三挡齿轮6、六挡齿轮7、输出轴常啮合齿圈8、输出轴9、中间轴10、中间轴常啮合齿圈11、中间轴六挡齿圈12、中间轴三挡齿圈13、中间轴四挡齿圈14、二挡齿轮15、一挡齿轮16、倒挡惰轮17、倒挡惰轮轴18、中间轴倒挡齿轮19、一挡1ST、二挡2ND、三挡3RD、四挡4TH、五挡5TH、六挡6TH、倒挡REV。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爱信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唐山爱信齿轮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42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类金刚石涂层的节能型活塞销
- 下一篇:带耐腐蚀防锈性能的差速器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