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木筷消毒复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4720.0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3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朱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然 |
主分类号: | A61L2/20 | 分类号: | A61L2/20;A61L2/10;A61L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筷消毒复用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工作原理简单、制作工艺方便、生产成本低廉、卫生效果显著的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每年消耗一次性木筷800亿双,耗费木材166万立方米,为此,每年砍伐大树2500万棵,可是,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18.21%,仅居世界第130位。所以,强烈提倡木筷复用,减少直至杜绝一次性木筷的使用刻不容缓。但纵观现有的取筷装置,取筷人的手指直接或者间接的接触取筷装置,导致病菌直接或间接地传播,不可避免的造成病从口入;或者,复用及取筷装置的工作原理过于繁琐,木筷复用成本高,不利于复用装置的大量生产和普及,使得一次性木筷屡禁不止、泛滥成灾,危害身体、危害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作原理简单、制作工艺方便、生产成本低廉、卫生效果显著的木筷消毒复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木筷消毒复用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盒体及盒盖,盒盖设置在盒体上,所述盒体的下部设置有出筷口,出筷口由盒底的出筷槽以及出筷槽外面的人体感应开关组成;
所述出筷槽的两端均设置有底板,在底板的上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开有只能容纳一双筷子进入的空槽,滑块的一端与弹簧相连接固定,滑块的另一端设置有电磁铁,所述滑块与电磁铁之间通过电磁铁吸头相连接,所述电磁铁由人体感应开关进行控制;
所述滑块的上方设置有两个倾斜面,两倾斜面之间的距离从上至下依次减小,并且两倾斜面底端之间的距离与空槽相对应;
所述盒体内壁装有消毒装置,消毒装置包括消毒器及定时器,所述消毒器由定时器控制进行消毒。
进一步的,所述消毒器采用臭氧发生器或紫外线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利用盒体内部的消毒装置解决了目前公共餐厅的筷子不卫生的问题;工作原理简单,通过电磁铁通电与否控制滑块的移动,使得滑块上的空槽与出筷槽相配合,控制筷子的取出,真正做到制作工艺简单,卫生效果显著,利于大量生产和普及,利于减少一次性木筷的使用,真正做到既健康又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木筷消毒复用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的示意图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木筷消毒复用装置主要包括盒体1、盒盖2、出筷口、滑块9、底板8、电磁铁11及消毒装置。
在盒体1的上端设置有盒盖2,盒体1的下部设置有出筷口,在盒体1的内部设置有滑块9、底板8、电磁铁11及消毒装置。
出筷口由位于盒体1底部的出筷槽4以及位于出筷槽4外面的人体感应开关7组成,人体感应开关7用于对取筷人伸出的手进行感应,并用于控制电磁铁11是否进行工作,当人体感应开关7检测到出筷槽4有人时,则控制电磁铁11通电工作;当人体感应开关7检测处人离开出筷槽4后,控制电磁铁11断电停止工作。
底板8处于盒体1的底部位置,并且位于出筷槽4的两端,在底板8的上端设置有滑块9,在滑块9上开有只能容纳一双筷子进入的空槽,滑块9的一端与弹簧10相连接固定,滑块9的另一端设置有电磁铁11,滑块9与电磁铁11之间通过电磁铁吸头12相连接,电磁铁11及电磁铁吸头12的控制线路安装在盒体1的线路板上。在电磁铁11通电工作时,通过电磁铁吸头12将滑块9拖动直至滑块9上的空槽与出筷槽4相对准,此时人员可从出筷槽4处取出筷子;当电磁铁11断电停止工作时,由弹簧10拖动滑块9至原位,此时滑块9上的空槽与出筷槽4之间错位,即从出筷槽4处取不出筷子。
在滑块9的上方设置有两个倾斜面3,两倾斜面3之间的距离从上至下依次减小,并且两个倾斜面3的底端之间的距离与滑块9上的空槽相对应。两个倾斜面3的设置使得盒体1内部的筷子从上而下掉落时,最终只有一双筷子落至滑块9上的空槽处。
在盒体1的内壁装有消毒装置,消毒装置包括消毒器5及定时器6,消毒器5由定时器6控制对盒体1的内部进行消毒,消毒器5可以采用臭氧发生器或紫外线灯,消毒器5的供电线路安装在盒体1的线路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然,未经朱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47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