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绝缘梯尾防滑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6298.2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4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丁涛;何忠伟;刘伟;陈昱达;胡绍刚;王玲;刘涛;刘君;朱世安;张玉文;沈宇;李兴生;魏庆峰;姜兴业;郭忠云;张文革;张善;于萧;梁安;赵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C7/46 | 分类号: | E06C7/46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 防滑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带电作业用绝缘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绝缘梯尾防滑固定器。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带电作业时,经常需要用到绝缘梯,绝缘梯分为挂梯和人字梯。由于220kV变电站架空母线对地高度均在9~11.5m之间,当进行带电断接引或安拆装静触头时,多采用绝缘组合挂梯、超高人字梯等搭建操作平台,以实现等电位人员上下攀登和工具传递,进而完成作业任务。
但在实际工作中,一年四季天气状况不同,220kV设备场地的作业现场环境、条件也不同,10米多高的挂梯和人字梯在地面组装后,因为尺寸较长,绝缘梯整梯提升或下落过程中,梯尾滑动、窜动幅度较大,地面电工靠脚踩的固定方式很难控制,不能满足作业现场绝缘梯的起落要求。当梯尾控制不当时,极容易出现整梯窜动和倒梯,砸损邻近运行的设备,导致母线障碍、人身伤害及设备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绝缘梯尾防滑固定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摒弃脚踩的落后固定方式,满足220kV设备现场绝缘组合挂梯、超高人字梯在各种地面上的起落要求,不受季节限制,安装拆卸方便,操作快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绝缘梯尾防滑固定器,包括梯脚连接座、固定针和冲击帽,固定针的顶部设有冲击帽,梯脚连接座的一端与冲击帽铰接,冲击帽下方的固定针上设有垂直于固定针的脚踏柄,固定针和脚踏柄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梯脚连接座的另一端设有截面为矩形的连接套,连接套尺寸与人字梯梯脚尺寸匹配,连接套上的承插孔深度不少于100mm,连接套上设有贯穿的螺栓孔。
所述梯脚连接座的另一端设有截面为圆形的连接柱,连接柱尺寸与挂梯梯脚尺寸匹配,连接柱的插接段长度不少于100mm,连接柱上设有贯穿的螺栓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受季节限制,适用于各种地面情况,能满足220kV设备维修现场中各种绝缘组合挂梯和超高人字梯的使用,梯尾无需现场人员脚踩控制固定,即能可靠地将组装好的梯身升起和落下,安装拆卸方便,操作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中:1-梯脚连接座 2-固定针 3-冲击帽 4-螺栓 5-脚踏柄 6-连接套 7-定位孔 8-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步说明:
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绝缘梯尾防滑固定器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包括梯脚连接座1、固定针2和冲击帽3,固定针2的顶部设有冲击帽3,梯脚连接座1的一端通过螺栓4与冲击帽3铰接,冲击帽3下方的固定针2上设有垂直于固定针的脚踏柄5,固定针2和脚踏柄5为一体式结构。梯脚连接座1可绕螺栓4在180°范围内偏转。
梯脚连接座的1另一端设有截面为矩形的连接套6,连接套尺寸与人字梯梯脚尺寸匹配,连接套上的承插孔深度不少于100mm,连接套上设有贯穿的定位孔7,用于安装定位销。
见图2,是本实用新型绝缘梯尾防滑固定器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梯脚连接座1的另一端设有截面为圆形的连接柱8,连接柱8尺寸与挂梯梯脚尺寸匹配,连接柱8的插接段长度不少于100mm,连接柱8上设有安装定位销的定位孔。
使用时,先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器与绝缘梯的梯脚连接在一起,并用定位销固定,然后即可按正常程序进行绝缘梯的组装,组装完成后将绝缘梯平抬到作业地点,在梯身升起前,先将固定器的固定针转向地面,当地面较硬时,用锤子击打冲击帽的顶端,直到将固定针全部钉入地下;如地面松软,可直接用脚踩住脚踏柄,直到将固定针全部钉入地下;待相应的梯脚全部与地面连接牢固后即可进行升梯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62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