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浸液槽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6345.3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3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金玉生;齐麟;卢秀艳;张明春;刘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06440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浸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试验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浸液槽。
背景技术
致密定形耐火样品显气孔率、体积密度检测过程中,把试样放入浸液槽内,并置于抽真空的环境中,常规情况下抽至剩余压力小于2500Pa,试样在此真空度下保持15min。然后向浸液槽注入浸液,直至浸液覆盖试样约20mm。保持此剩余压力约30min后关闭真空泵,取出浸液槽,在空气中静置30min。但是在此过程中,由于现有的浸液槽敞口、无吸收水蒸汽设施。浸液在低于2500Pa压力下形成大量水蒸汽,而水蒸汽受负压引导被大量吸收到真空泵中,导致真空泵油严重乳化,使用2次后水分甚至可达到达到5%,不得不清洗换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浸液槽内水蒸汽外泄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浸液槽,包括:浸液槽本体1,冷凝板2,冷凝支撑板3以及冷凝盒4;
所述冷凝支撑板3固定在所述浸液槽本体1内;
所述冷凝支撑板3中部开孔并沿着孔的边缘向上设置一圈挡板形成孔槽9,形成气态浸液的上升通道;
所述冷凝板2封盖在所述浸液槽本体1上;
所述冷凝板2中部设置挡板,围成槽口向下的凹槽10,环绕所述孔槽9形成嵌套结构,构成气态浸液扩散通道;
所述冷凝盒4置于所述冷凝支撑板3上,用于冷凝吸收槽内的浸液蒸汽。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板2中部设置的凹槽10环围所述冷凝支撑板3中部的孔槽9。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盒4为环形结构,环套在孔槽9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条5;所述支撑条5固定在所述浸液槽本体1中部,用于承载所述冷凝支撑板3。
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两条载样导轨6;所述载样导轨6固定在所述浸液槽本体1底板上,用于承载试验样品。
进一步地,还包括进液管7;所述进液管7固定在所述冷凝板2中部,下端伸至浸液槽本体1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板2上开设至少一个排气孔8,用于平衡浸液槽内外气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浸液槽通过冷凝板上的凹槽以及冷凝支撑板上的孔槽形成的嵌套结构,改变水蒸汽的外泄路径,从而延长其冷凝时间,使部分浸液冷凝回流;同时冷凝盒充分的冷凝吸收水蒸汽,使更多的水蒸汽冷凝回流。从而整体上减少了水蒸汽的外泄,降低了水蒸汽外泄对实验设备的特别是真空泵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浸液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浸液槽的冷凝盒的结构图;
其中,1-浸液槽本体,2-冷凝板,3-冷凝支撑板,4-冷凝盒,5-支撑条,6-载样导轨,7-进液管,8-排气孔,9-孔槽,1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浸液槽,包括:浸液槽本体1,冷凝板2,冷凝支撑板3以及冷凝盒4;冷凝支撑板3固定在浸液槽本体1内,用于承载冷凝盒4;冷凝支撑板3中部开孔并沿着孔边缘向上设置一圈挡板形成孔槽9,形成气态浸液的上升通道;冷凝盒4置于冷凝支撑板3上,用于冷凝吸收槽内的浸液蒸汽;冷凝板2封盖在浸液槽本体1上,用于阻隔气态浸液的外泄;冷凝板2中部设置挡板,围成槽口向下的凹槽10,环围孔槽9形成嵌套结构,构成上升气态浸液的扩散通道。冷凝盒4为环形结构,环套在孔槽9上,用于冷凝从嵌套结构扩散而出的气态浸液。
优选的,为了便于拆卸,冷凝支撑板3通过设置在浸液槽本体1中部的一对支撑条5承载。耐火材料样品浸液时,只需要拆下支撑冷凝板3即可。
为了使样品能够充分均匀的吸收浸液,优选的,在浸液槽本体1底板上设置至少两条载样导轨6,用于承载试验样品。
为了减小浸液槽内负压对注入浸液时造成浸液喷射飞溅,优选的,设置进液管7,置于冷凝板中部,进液管端口延伸至浸液槽本体1下部。
鉴于浸液槽的浸液过程发生在真空环境中,而浸液槽内部因为浸液注入以及浸液膨胀导致压强高于槽外压强。长久的大压强差严重威胁浸液槽的稳固以及试验的安全性;优选的,在冷凝板2上开设至少一个排气孔8用于平衡槽内外压强。
优选的,冷凝盒采用硅胶盒,盒体呈网状结构便于水蒸汽的冷凝吸收。同时,冷凝盒设计成环形盒结构,扩大与气态浸液的接触面积,从而最大限度的冷凝从嵌套结构通道扩散而出的气态浸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首钢总公司,未经河北省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63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热泵热水器系统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钢屋面的维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