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电热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6399.X | 申请日: | 2013-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4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茜 |
主分类号: | A47J36/26 | 分类号: | A47J36/26;A47J3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3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电热 炊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热炊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电热炊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所售的电热炊具及电热壶多为分体式结构,即分为盛食物或水的器皿和用来加热的装置,器皿直接放置于电热装置上即可开启电源加热。此类器具所用器皿的底面为光整面,器皿放在电热盘上通过热传递进行加热;电热管常采用填埋工艺,电热管填埋在电热盘内部,而暴露在电热盘外的电热管与温度控制器连接,并由温度控制器对温度检测并控制发热量。然而此类电热炊具存在着诸多缺陷:
1.加热效率低,耗能高。由于器皿底面为光整底面,导致器皿与电热盘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热传递效率低,因此使用者在烹饪时既多耗用了时间也多耗用了电。
2.不利于维护。由于此类电热器具采用填埋工艺将电热管填埋在电热盘中,虽然增大了电热管与电热盘的接触面积,但同时也使得电热管的维修尤其是更换电热管变得十分困难,不利于使用者自行更换维修。
3.发热量不均匀。由于所有电热管的发热程度都由一个温度控制器控制,不能均衡调节发热量,导致了器皿受热不均匀,因此严重影响饭菜的味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电热炊具,可以大幅提高加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电热炊具,包括锅和电热装置,其特征在于:锅的外壁设有第一凸起或者第一凹槽;电热装置包括电热盘、电热管和温度控制器;电热盘上表面设有与第一凹槽相配合的第二凸起,或者与第一凸起相配合的第二凹槽;电热盘底部设置有电热槽,电热槽中设置有电热管,电热管联接温度控制器。
优选的,电热槽和电热管的数量分别为3个,且3个电热槽呈同心状排布;电热管分别嵌入在对应的电热槽中;温度控制器中设置3个温度传感器,每个温度传感器对应联接1个电热管。
优选的,第一凸起为直线形且其数量为三个以上,三个以上的第一凸起呈放射状排布。
优选的,第一凹槽为直线形且其数量为三个以上,三个以上的第一凹槽呈放射状排布。
优选的,第一凸为圆环形且其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第一凸起呈同心排布。
优选的,第一凹槽为圆环形且其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第一凹槽呈同心排布。
优选的,锅为圆底锅,电热盘的上、下表面均为弧面,电热盘的上表面与锅的底部相适配。
优选的,锅为平底锅,电热盘为扁平的圆盘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加热效率大幅提高。由于器皿底部设置有凹槽或凸起,电热盘上表面相对应的设置凸起或凹槽,凸起可以嵌入到凹槽中,使得两者接触面积增大,因此使得加热效率提高。
2.便于维修更换电热管。由于电热盘上设置有电热槽,电热管直接嵌在对应的槽中,无须固定件即可牢稳固定,更换电热管时只须将电热管从槽中拔出即可,便于使用者自行更换电热管。
3.增强了器皿的稳定性。由于器皿底部的凹槽或凸起呈放射状排布,电热盘上表面与之对应的凸起或凹槽也呈放射状排布,因此当两者配合时能相互约束,使得器皿和电热盘之间不会发生相对移动,增强了器皿放置时的稳定性。
4.均衡调节发热,改善烹调方式。由于每根电热管一侧都配备了一个温度控制器检测并控制温度,因此可以调节器皿不同位置处的发热量,以此改善更多的烹调方法的烹调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爆炸主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2中B处局部剖视图
图5是图1所示温度控制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锅底局部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电热盘局部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立体爆炸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爆炸主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A处局部剖视图;
图11是图9所示B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锅底局部剖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电热盘局部剖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锅底凹槽排布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电热盘凸起排布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第六个实施例锅底凸起排布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第六个实施例电热盘凹槽排布图。
图中标记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茜,未经王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63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和祛红洗面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护肤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