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轴叉的齿轮传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6720.4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8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丰;于明飞;赵丽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37/06 | 分类号: | F16H3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齿轮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轮传动机构,具体涉及具有轴叉的齿轮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齿轮传动比都由齿轮所具有的齿数比决定,这就导致较大的传动比时齿轮的大小相差很大,从而影响整体的变速箱的大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简单,在相同体积内实现传动比两倍于传统齿轮传动。
具有轴叉的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齿轮、第一齿轮斜轴、第二齿轮、半圆环、轴叉;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轴叉由两个叉耳、一个第一转轴组成;所述第一齿轮斜轴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齿轮圆心上并与其成45度;第一齿轮斜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半圆环中部;所述半圆环(4)两端分别设置有短轴,该短轴通过轴承分别安装在轴叉的叉耳上;上述第一转轴(1)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一转轴固定套中,第一转轴作为输入轴或者输出轴。
具有轴叉的齿轮传动机构所述的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齿轮固定在第三转轴上,第三转轴通过轴承固定到第三转轴固定套上,第三转轴作为输出轴或者输入轴。
所述的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齿轮固定在第二转轴上,第三转轴通过轴承固定到第二转轴固定套上,第二转轴不作为输入轴或者输出轴。
本实用新型使用通过半圆环的绕两轴运动,将输入轴,这里假设为第二转轴的运动分解为半圆环自身自转和第一转轴输出,设第一齿轮斜轴与第一齿轮成θ角,如果第二转轴转动180度,则第一转轴转动90度,半圆环绕自身转动θ角。第一转轴的速度为第二转轴速度的一半。机械工业中,使用该机构可以在有限空间内,使常规齿轮传动增加两倍。
附图说明
图1是固定传动比的齿轮机构示意图;
图2是固定传动比的齿轮机构反面示意图;
图3是固定传动比的齿轮机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旋转轴叉示意图;
图5是半圆环旋转结构示意图;
图6第一齿轮示意图;
图7第一齿轮三维示意图;
图8第二齿轮示意图;
图9转轴固定套;
图10固定传动比的齿轮机构运动过程示意图;
图11原理正视图图;
图12原理右视图a到b的过程图;
图13原理俯视图b到c的过程;
图中标号名称:1、第一转轴,2、第一转轴固定套,3、叉耳,4、半圆环,4’、球面,5、第一齿轮,6、第二转轴固定套,7、第二转轴,8、第二齿轮,9、第三转轴固定套,10、第三转轴,11、第一齿轮斜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2、3所示的固定传动比的齿轮传动机构,第三转轴10和第一转轴1分别可作为输入轴和输出轴,或者输出轴和输入轴,以下内容以第三转轴10为输入轴,第一转轴1为输出轴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0第三转轴10在外部轴传动下开始围绕自身轴线转动,通过平键带动第二齿轮8转动,第二齿轮8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一齿轮5围绕这第二转轴7轴线旋转,这是两个齿轮的转速比和两齿轮齿数比有关系,第一齿轮5旋转将会让第一齿轮斜轴11围绕这第二转轴7轴线旋转,这会对半圆环4在与斜轴11连接的轴承处受力。半圆环4具有两个自由度,一个是围绕与轴叉3连接的轴承轴线旋转,另一个是通过旋转轴叉3围绕第一转轴1轴线整体的旋转。受力的半圆环4在两个旋转自由度下会自行调节自身的旋转和轴叉3的转动,最后通过与轴叉3固定的第一转轴1把扭矩输出。
本齿轮传动机构的传动比就是第三转轴10转速和第一转轴1转速比,其传动比大小等于两齿轮的正常传动比的两倍。
本齿轮传动机构的传动比就是第三转轴10转速和第一转轴1转速比,其传动比大小等于两齿轮的正常传动比的两倍。
两倍原理如图11、12、13,运动分析。
为方便说明原理其中标号4’为代替半圆环旋转结构4的一个球面,和半圆环旋转结构4具有相同的作用,半圆环旋转结构4为球面4’的简化结构。第一齿轮斜轴11与第一齿轮表面法线夹角为θ。
如图11第一齿轮斜轴11与半圆环旋转结构4的接触位置如图1中a位置,当第一齿轮5在第二齿轮8带动下转动180度时,第一齿轮斜轴11与半圆环旋转结构4的接触位置经过球面运动到图1中c的位置,在转动过程中接触位置是在第一转轴1和半圆环旋转结构4自身转轴共同作用下实现的,两转轴可以分解为如下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67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时间戳调整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用于轮胎制备的斜裁机减速机系统